|
|
雷安德羅·埃利希:太虛之境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2019年7月10日,“雷安德羅·埃利希:太虛之境”個展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這也是這位阿根廷籍藝術家目前體量最大的個人展覽,屆時將展出橫跨藝術家25年創作歷程的20件大型裝置藝術作品,其中大部分為互動性作品且首次在中國展出。本次展覽是繼藝術家于2017年日本東京森美術館和2019年阿根廷布宜諾斯的艾利斯拉丁美洲藝術博物館個展后的又一重要個人展覽。
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呂品晶先生致辭 展覽由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策劃并主辦,由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擔任總顧問,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蘇新平擔任藝術總監,本次展覽的策展人則由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張子康和阿根廷國家藝術博物館館長安德烈斯·杜普拉特(Andrés Duprat)共同擔任。
阿根廷文化參贊豪爾赫·薩托爾先生致辭 雷安的作品已經吸引了全世界范圍內許多觀眾的參與和體驗,并且經由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發酵,而被更廣泛的觀眾群體所了解,激發了世界各地觀眾源源不斷的靈感,產生了無數的社交媒體照片和互動參與。某種意義上,雷安的藝術正是通過觀眾參與到創作的最終環節,成就了其作品觀念的最終彰顯。也讓人們意識到,藝術的形態正以如此深入公共空間的存在,被觀眾和藝術家共同改變,這正是雷安德羅·埃利希的作品所具有的獨特魅力。借由雷安德羅·埃利希的作品,讓我們有機會思考當代藝術及其展覽,如何在新媒體文化的催化下,與觀眾形成全新的觀看關系。
本次展覽策展人之一,阿根廷國家藝術博物館館長安德烈.杜普拉特先生致辭 雷安德羅·埃利希的作品中創造了諸多無明確邊界的場所,一座好似從天而降的《游泳池》、從地面《連根拔起》的房子、一扇門縫里露出光亮的緊閉的《門》、幾只漂浮在如鏡水面上的小船……經由這些喚起觀者現實感的日常場景,就像一個個“異托邦”入口,與老子所言的“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的太虛境界隔著文化的時空兩相契合,現實和表象彼此交融給觀眾帶來虛幻之感,恍惚了人類眼睛這一感官系統的直接感知,進入鏡像世界的想象視域。 據悉,本次展覽將展至2019年8月25日。
著名策展人北川富朗先生致辭
天禹文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宋沛然先生致辭
本次展覽藝術家 雷安德羅·埃利希先生致辭
主持人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 張子康先生
嘉賓合影
展覽現場
關于雷安德羅·埃利希(雷安) 雷安德羅·埃利希(雷安),1973 年出生于阿根廷,現工作和生活于布宜諾斯艾利斯和蒙得維的亞兩地。在過去的二十年里,他的作品頻繁在國際上展出,并且在諸多重要博物館和私人收藏家的永久收藏中占據主要地位。他在亞洲享有特殊的聲譽,近年在日本東京森美術館(2017)和日本金澤21 世紀美術館(2014)舉辦的展覽吸引了數十萬游客。他曾參加過多次重要的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包括了2000 年紐約惠特尼雙年展,2001 年第七屆古巴哈瓦那雙年展,2002 年第四屆上海雙年展,2004年第27 屆圣保羅國際雙年展,并代表阿根廷參加了第49 屆威尼斯雙年展(2001 年) 和第51 屆威尼斯雙年展(2005 年)。他近年曾在以下重要機構呈現個展:昊美術館(中國上海,2018 年),森美術館(日本東京,2017 年),紐伯格藝術博物館(美國紐約,2017 年),卡爾斯魯厄藝術與媒體中心(德國卡爾斯魯厄,2015 年),拉丁美洲藝術博物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2015年&2019年), 首爾國立現代與當代藝術博物館( 韓國首爾,2014 年), 金澤21世紀美術館(日本金澤,2014 年),拉丁美洲藝術博物館( 美國長灘,2010),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P.S.1(美國紐約,2008),羅馬當代藝術博物館(意大利羅馬,2006 年)等。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關于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是一所集合學術研究、展覽陳列、典藏修復和公共教育等功能的專業性、國際化的現代美術館。它秉承“兼容并蓄、繼古開今”的學術理念,用“智識”服務于社會,致力于當代公共文化空間的建設,以全新的視野向廣大公眾呈現人類的藝術文明,與社會各界分享時代文化。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詳請
展覽日期:2019年7月11日至8月25日(周一不閉館) 開放時間:9:30-17:30(日場最晚入場時間17:00),18:30-21:00(最晚入場時間20:30,周二——周日)
主辦單位: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支持單位:天禹文化集團有限公司,常青畫廊
總 顧 問:范迪安 藝術總監:蘇新平 策 展 人:安德烈斯•杜普拉特、張子康 學術顧問:王春辰 執行策展人:高高、易玥 策展助理:李志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