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雄歌一曲獻中華——許幸之藝術成就回顧展”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由中國美術家協會和中央美術學院聯合主辦的“雄歌一曲獻中華——許幸之藝術成就回顧展”于9月19日下午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
在20世紀中國藝術變革的激流中,許幸之如同一枚多棱鏡,將時代的光譜折射出斑斕的維度。他左手執調色盤解剖時代肌理,右手持攝影機記錄民族心跳,以戲劇舞臺為思想戰場,用文學筆鋒刺破精神迷霧。這位左翼文化運動的旗手,在美術、電影、戲劇、文學四重維度上裂變出驚人的創造力,更以文藝理論家和藝術教育家的身份將革命火種播撒進新中國的土壤。當我們凝視這位文化先驅的足跡,看見的不僅是個體藝術家的傳奇,更是一部20世紀中國藝術現代性轉型的圖譜。
1978年9月,許幸之在家中創作油畫《水晶世界進行曲》
開幕現場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靳軍、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黨總支書記于潤生,向許幸之先生家屬代表許國慶頒發捐贈證書
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范迪安、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林茂、中央美術學院老教授曹春生、許幸之先生家屬代表許國慶共同為許幸之先生雕像揭幕,校史研究中心主任秦建平主持儀式 在繪畫領域,許幸之是最早將現代主義語言與革命敘事熔鑄的先鋒。青年時期,他用表現主義的手法,以《失業者》《鋪路者》的沉重命題,將左翼文化運動的精神轉化為對社會現實的詰問;中年后,又以《巨臂》充滿形式美感的語言,滿懷激情地歌頌了新時代工業力量的覺醒;晚年,他將豐富的生活閱歷凝練于靜物畫的創作,在東方審美情趣的摸索中,找尋油畫民族化的道路。這種將形式探索與社會關懷相統一的藝術理念,為中國現代美術開辟了嶄新的美學路徑。 在美術理論領域,許幸之是中國現代美術史研究的重要奠基者。在20世紀30年代中國現代藝術的萌芽期,許幸之是最重要的藝術理論譯介者和普及者之一。他連續發表《新興美術運動的任務》《中國美術運動的展望》等重要文章,并翻譯多篇西方藝術理論文獻,積極參與左翼美術思想的建構。1954年,許幸之主持并擔任中央美術學院美術理論研究室主任,該研究室正是后來美術史系的前身,他組織年輕教員翻譯資料、引進教材,還親自撰寫了十多篇外國美術史講義,為新中國第一個美術史系的誕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文學世界里的許幸之,始終保持著詩人的敏銳與戰士的鋒芒。其詩集《詩歌時代》以“牧歌”“大板井”“中國的母親”串聯起個人成長與時代變遷所交織的共鳴情感;散文集《歸來》則在抒情筆調中埋藏著批判現實的線索。他構建起連接魯迅與新興作家的橋梁,使左翼文學既保持思想銳度又獲得多元表達。 在電影領域,許幸之將鏡頭化為時代之眼,記錄了民族的集體記憶。1935年執導的《風云兒女》,以平實的影像風格喚醒了最為震懾人心的激昂斗志,由田漢作詞、聶耳譜曲的影片主題曲《義勇軍進行曲》更是迸發出驚雷般的力量,日后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這部左翼電影運動里程碑式的作品,不僅奠定了中國現實主義電影的美學范式,更將藝術的政治表達提升到民族精神的維度。
1935年2月,許幸之導演電影《風云兒女》現場照片,金石聲攝影
電影《風云兒女》宣傳圖片,詩人辛白華(袁牧之飾)到歌舞班子化妝間看望好友阿鳳(王人美飾),吳印咸攝影 戲劇舞臺上的許幸之,則是實驗精神與大眾啟蒙的一面旗幟。他改編的魯迅名著《阿Q正傳》,既保留了原作對人性的深刻解剖,又融入魯迅《孔乙己》《藥》中的內容,通過悲喜劇的形式,形成極具批判與諷刺的戲劇風格。自20世紀30年代首演以來,歷經演出皆引發轟動,在不同時代產生廣泛影響,實現了戲劇革新與大眾美學的歷史接軌。
1939年7月,許幸之第二次改編了六幕話劇《阿Q正傳》后,親自導演中法劇社進行了長達半個月的演出,在當時引起轟動,圖為當時編印的演出劇本
1937年12月許幸之導演曹禺話劇《雷雨》劇照,由青鳥劇社演出 這位美術、電影、戲劇、文學兼擅的藝術家,不僅是藝術創作的先鋒實踐者,也是文藝理論的研究者、寫作者與傳播者。從中華藝術大學到中央美術學院,許幸之更是以余半個世紀的時間深耕教學領域。他通過譯介的方式,將現代藝術理論引入中國,攜尖銳的筆鋒撰寫文藝著論,又將“藝術為人民”的理念化作具體的教學實踐,培養出大批將藝術理想與社會責任融為一體的文藝戰士。
1941年許幸之詩歌合集《詩歌時代》封面,上海 海石書店出版,1941年11月
1940年許幸之小說、散文合集《歸來》(巴金選編的《文學小叢書》之一)封面,上海 文化生活出版社1940年4月出版 美術的形色、電影的鏡頭、戲劇的場域、文學的字句,在許幸之手中交織成變革時代的和聲。這種跨越藝術門類的創造性實踐,不僅塑造了左翼文藝的美學標高,更啟示我們:真正的藝術革新,來自于對現實的深刻觀照,更是個體與時代的雙重照亮。
《油站朝暉》 1962年 板面油彩 44.2×61.8cm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江上船隊》 1974年 紙本設色 29×38.5cm
《無高不可攀》 1961年 布面油彩 直徑114cm
《紅燈柿》 1978年 板面油彩 29×38.5cm 中國美術館藏
《銀色協奏曲》 1962年 布面油彩 62.0×76.0cm 私人收藏
《稻田豐收》 1947年 布面油彩 49×65cm
《讀書少年》 1965年 板面油彩 70×55cm
《巨臂》 1957年 板面油彩 53.7×71.7cm 中國美術館藏
《鋪路者》 1933年 布面油彩 50.5×67.7cm 百年輝煌·中央美術學院藝術名家 雄歌一曲獻中華——許幸之藝術成就回顧展 中國美術家協會 中央美術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黨委宣傳部 中央美術學院校史研究中心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 支持單位: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中國電影家協會 中國電影博物館 展覽時間:2025年9月18日—10月19日 展覽地點: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3層B展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