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千余非物質文化遺產登陸360百科薪火相傳的燦爛文明為中華民族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然而在經濟發展與現代化建設的沖擊之下,傳統文化尤其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逐漸凋零,呈現后繼無人、關注者甚寥的瀕危狀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數字化保護已迫在眉睫。近年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領銜發起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化保護項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大數據平臺(DIICH)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建成并在國內上線運營。 日前,360搜索完成了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數據平臺的合作,在360搜索中籌建了非遺百科,成為國內首家接入該非遺大數據庫的搜索引擎。此次對接非遺大數據平臺,360百科不僅收錄了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公布的一共4批次1372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還詳細收錄了1372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對應的傳承人、地域、編號、瀕危狀態等關鍵信息。
非遺數據的采集是一項浩大繁重的工程,為確保數據的真實準確,非遺大數據平臺歷時數月,通過實地訪談、研討會、電話及圖文采訪等多種形式與120余位代表性傳承人、非遺保護專家、大數據專家進行了深度調研,采集海量非遺數據信息,經過篩選整理之后,非遺項目的詳細信息得以在360百科中準確呈現。 打開360百科,用戶輸入想要了解的國家級非遺項目名稱,即可了解到非遺項目所在的地域、傳承人、級別和編號等信息。那些本身對傳統文化感興趣的用戶能了解更多真實權威的非遺信息,為訪古旅游、論文寫作找到了海量資源來源。普通用戶也能通過百科了解非遺的地方特色、歷史淵源和藝術風格,從而培養對傳統文化藝術的興趣。
此外,鑒于呈現在360百科內容中的非遺數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認定的非遺項目,所對應的傳承人也是國家級傳承人,不僅能滿足用戶對每一項數據更詳細查詢需求,還能有效防止不法分子假借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實行陌生騷擾、非法集資詐騙等不良行為。
更為重要的是,用戶不僅能通過百科了解非遺在過去輝煌的發展歷程,更能通過“瀕危狀態”知曉當下非遺凋敝的現狀,以“河北梆子”為例,這項捧出國劉玉玲、王鳳芝等國家一級演員的傳統民間藝術形式,在當下卻面臨著演出區域縮小、市場萎縮、年輕傳人日趨減少等困難,過去和現在兩相對比巨大的反差之下,用戶更能切身體會到保護非遺的迫切和必要。 此次360搜索首家接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大數據平臺,將互聯網技術與傳統優秀文化有機結合,其意義不僅在于讓用戶直觀了解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權威信息,更是為激發用戶主動去探索、了解這些快要湮滅于歷史長河中的珍貴記憶,讓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薪火相傳。未來,360百科還將繼續重視對于傳統文化的內容科普,通過豐富的視頻、圖冊等手段,加深文化與科技的結合,讓傳統文化煥發出全新生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