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意外藝術在京發布“百城未來博物館計劃”,送家鄉國寶出道!每年的5.18是世界博物館日,2018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超級連接的博物館:新方法,新公眾”。作為重要的文化紐帶,博物館必須開創文物闡釋與展示的新方法。其中不僅包括新科技、新媒體的探索與實踐,還有理念的變革與創新。
活動現場
意外藝術作為國內領先的互聯網解讀社區,一直致力于拉近藝術和大眾之間的距離,提供給大眾能夠輕松解讀藝術、參與藝術、消費藝術的內容和服務。趁著今年的世界博物館日,意外藝術在北京77劇場舉辦了一場特別的“百城未來博物館計劃”項目發布會,通過線上線下互通的新玩法,鼓勵大眾走進家鄉的博物館,上傳博物館代表文物,用自己的故事、感受解說家鄉的文物,向大眾展示家鄉文化。 pick家鄉文物,用行動為國寶打call 我們經常問自己“我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其實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在家鄉的博物館中。這些文物被時間打磨出獨特的魅力,他們曾被置于王侯將相的高閣,也曾因戰亂流散民間。他們看盡了家鄉的古今繁華,沉淀了家鄉的歷史滄桑,而今他們就安靜地躺在博物館里,等待你去喚醒。
意外藝術的創始人意公子瀟涵
意外藝術作為大眾入門藝術的互聯網平臺,目前擁有全國600多萬的藝術愛好者,曾在2018年初和央視《如果國寶會說話》主創團隊聯合打造了為國寶發聲的“祖宗之歌”活動。不到一周的時間用戶就在意外藝術的小程序上為國寶們貢獻了近300萬字的評論,這相當于4部《紅樓夢》的長度。 通過這次活動,意外藝術感受到了大眾對國家文化了解和解讀的熱情。因此決定聯合大眾力量,邀請大眾到家鄉的博物館,真正看看這些蘊含著家鄉靈魂的文物們,了解他們,說出文物的故事,讓更多人認識他們,用行動為國寶打call。
打造一場科技+文物展,讓文物觸手可及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自十八大以來,國家主席習近平多次提出重振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這種文化自信心也是所有致力于文化藝術創新的民間力量的努力方向。
當下,高新技術對文化生活的影響日益深刻。如何借助科技讓傳統文化藝術展現出新的生命力,成為充滿想象空間的課題。
活動現場
為了響應今年國際博物館日“超級連接“的主題,讓科技助力文化發展,意外藝術會在大眾上傳的文物中進行海選,上傳者需要說出文物的故事或者感受,再通過網絡投票的形式海選出的人氣最高的前十名文物,之后意外藝術將在今年的下半年推動實現“科技+文物”的高規格展覽,以高新科技為手段展出這十件高人氣文物,用前所未有的方式重新展現和詮釋傳統文物,讓文物變得可感知,可互動,拉近觀眾和文物之間的距離。
活化文物,最大力量在民間 活動現場,意外藝術戰略合作伙伴——百度百科博物館負責人金夏萍,分析了科技助力傳統藝術傳播的問題,她表示百度在過去的幾年里,也運用VR、AR、全息、全景直播等形式對傳統文化進行了新的解讀,讓傳統文化深入大眾。
百度百科博物館負責人金夏萍
活動的第二部分,播放了意外藝術和著名音樂人陳偉倫聯合出品的為國寶創作的主題MV 《我要唱一支歌給你》 ,在陳偉倫的主題演講環節,他分享了主題曲背后的故事。
著名音樂人陳偉倫
這首歌的緣起要追溯到CCTV-9紀錄頻道《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一季。紀錄片開播期間,意外藝術和《如果國寶會說話》主創團隊聯合打造了為國寶發聲的“祖宗之歌”活動,并邀請同樣關心傳統文化傳播問題的著名音樂人陳偉倫一起打造這首“國寶之歌”。
關于傳統文化的傳播問題,意外藝術創始人意公子瀟涵邀請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趙古山,薩博新經濟咨詢中心主任吳華,《了不起匠人》《了不起村落》主理人張健進行了圓桌對話。各位嘉賓針對“國寶如何活起來”的問題,從政府、經濟和內容創作的角度分別發表了各自的觀點。
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趙古山
薩博新經濟咨詢中心主任吳華
《了不起匠人》《了不起村落》主理人張健
圓桌對話 作為此次活動的主辦方和推動者,意外藝術的創始人意公子瀟涵在“活化文物,最大力量在民間”的主題演講上,發表了“文物表情包和《國家寶藏》等文化綜藝霸屏現象體現了當前的文博熱,大熱的背后是好內容的供不應求”,“意外藝術在觸達用戶到連接用戶的過程中發現博物館是一個介質,能夠連接有精神追求和生活趣味的人”等觀點,表達了意外藝術在啟動百城未來博物館計劃的初衷,就是希望通過大眾對自己家鄉文化的感知和解讀,建立起民族文化自信。
意外藝術創始人意公子瀟涵
意外藝術及合作伙伴共同開啟“百城博物館計劃”
意外藝術及合作伙伴共同開啟“百城博物館計劃” 嘉賓代表們上臺通過啟動儀式展現了對“百城未來博物館計劃”的美好愿景。 在今年下半年,意外藝術將協同更多優質的、有精神內核的品牌和渠道推動計劃的實現,讓文物以現代的方式“活”過來。 主辦方介紹: 意外藝術是國內領先的藝術大眾解讀社區,旗下有600萬藝術文化愛好者,通過微信公眾號、藝術科普視頻、內容電商、意外藝術小程序等產品,為大眾提供藝術入門教育、藝術生活方式,致力于創造中國第一代藝術家庭。而其輕松有趣的藝術知識輸出、低門檻的藝術入門體驗和提倡的藝術生活方式受到百萬藝術愛好者的追捧,逐漸成了大眾快速入門藝術的首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