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對話——傳統與當代的構建”: 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對談
2025年11月16日,在江蘇省現代藝術館與江蘇省工藝美術館的聯合推動下,“對話——傳統與當代的構建”藝術邀請展在古都金陵華彩啟幕。
史金淞《松No.1 雙重版》 168x110x260cm,青銅、實木、漆,2021 本次展覽以“傳統藝術的當代轉譯”為核心學術命題,匯聚了43位國內頂尖藝術家的80余件精品力作,包括繪畫、雕塑、裝置、數字藝術等多種形式。展覽由吉林師范大學中國紙藝術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李洪波教授精心策劃,通過“薪火——延續技藝”“破繭——材質衍生”“蝶變——創新轉換”“回響——致敬傳統”四大板塊,深入探討了傳統技藝與當代思想的相互啟發與滋養,也呈現了藝術家在文化傳承與創新實踐中的探索成果,不僅是一次傳統藝術與當代藝術的碰撞,更是一次時間與空間、科學與人文的深刻對話。
為豐富學術維度,展覽特別邀請了首都博物館原館長、中國博物館學會秘書長韓永先生,在全新升級的江蘇省工藝美術館四大名柱廳舉辦了首次“銘柱講壇”,圍繞“中國博物館的思考”主題,為公眾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學術講座,以宏闊的視角探討了文化機構在當代的使命與未來。
首都博物館原館長、中國博物館學會秘書長韓永 作為本次展覽的藝術總監,李洪波教授為參觀者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藝術家導覽,22位參展藝術家在各自的作品前傾情解讀創作理念,與觀眾進行零距離的藝術交流。
展覽藝術總監李洪波現場導覽
教授、設計師、策展人、藝術家呂越現場導覽
現當代藝術家、教育家郭慶豐現場導覽
藝術家張曉雪現場導覽 序章:時光的網罟 今日的晨露,墜入歷史的深潭,每一圈漣漪都攜帶著傳統的基因。展場如同一張以技藝為梭,用經緯交織的時光之網,打撈文明的碎片——那些被歲月淬煉的波痕,終將在當代的鏡面上折射出新的光譜。
第一單元:薪火——延續技藝 參展藝術家(以下按姓氏拼音排序):竇付坤、李洪波、沈烈毅、宋紅權 “延續技藝”板塊展現的不僅是手指與材料的古老契約,更是跨越時空的呼吸共振。夏布經緯間穿梭著時光的煙霞,翠玉色里沁潤著商周的月光。今人拾取這些散落的星火,以當代的瞳孔重新凝視,讓古老的技藝在時間長河的倒影中完成一次優雅的轉身。
竇付坤《文字的N 種空間》55x16x63cm,靈璧石,2023
李洪波 《教科書系列——未來》 26x31x78cm,教科書、顏料,2024
沈烈毅《雨》 315x140x68cm,黑花崗,2001
宋紅權《后石器時代(十年后)》 尺寸可變,花崗巖,2021
第二單元:破繭——材質衍生 參展藝術家: 鈔氏兄弟、黃山、黃鎮、康雷、呂越、裴思琪、錢亮、史金淞、王雷、王薇 “材質衍生”區陳列著被想象力解構的物性。樹木流淌出氤氳般的紙幔,植物的纖維生長出電路板似的脈絡,藝術家以思想為鑿,在物質堅硬的表象下鑿刻出光的隧道。
鈔氏兄弟(鈔子藝、鈔子偉)《史跡》(局部),陶瓷,2023
康雷 《金剛羊系列》20x20cm,綜合材料,2025
王雷 《文化中國·大漢》183×183cm,英漢辭海搓線及編織技術,2018 《兵者無形》尺寸可變,2018 年全年《解放軍報》搓線、編織,2019
第三單元:蝶變——創新轉換 參展藝術家: 陳文令、郭慶豐、何云昌、黃小寧、李秋、劉水洋、秦沖、譚勛、章紅兵、張良、張秋實、趙紅華、鄭格菲、莊紅藝 “創新轉換”區的作品是物性的變形記。一片紙承載著整座星空的重量,幾根鋼絲編織出量子糾纏的舞蹈。這些看似簡單的材質容器,實則是一花一世界的物性本質。觀者用思想的觸角觸碰多維世界的褶皺。
陳文令《倒立》300x142x63cm,綜合材料,2018
李秋《取塵》成人T 恤衫1:1 大小,粘毛塵紙、衣服毛塵,2023
秦沖《過去·未來》 尺寸可變,紙,2002-2012
譚勛《彩虹5#》 260x200x200cm,彩鋼板、鉚釘,2023
第四單元:回響——致敬傳統 參展藝術家: 丁設、董書兵、郭工、姜竹青、林崗、劉建華、史鐘穎、田芳芳、田衛、王大壯、曾健勇、張愛莉、張曉雪、周吉榮 “致敬傳統”板塊如同面向文明深潭的投石。那些被當代藝術重新詮釋的紋樣、器型、色彩,正是傳統投遞給未來的回響。當觀眾在展品前駐足,他們觸摸到的不僅是物象的深邃,更是千年文脈在當代的顯影。傳統的藝術氣息熏陶著每位觀者的原始記憶,唯有致敬方能行遠。
董書兵 《大地之子》 440×255×135cm,碳鋼,2013
郭工 《一棵松》 260×450cm,樹木等綜合材料,2017
曾健勇《牧歌》 60x145x32cm,紙漿 水墨上色,2024
張愛莉《紙觀山水》640x120cm,紙、棉線,2025
尾聲:對話的星圖 展覽的四個板塊如同四重奏的樂章,在工藝美術館的穹頂下交織成螺旋上升的聲波。傳統不是供奉在展柜里的標本,而是流淌在當代藝術家身體里的文化基因。“對話”展仿若星光與星光的相互照亮,“對話”互鑒,管窺大千。
本次展覽是傳統文化在當代語境下實現創造性轉化的一次生動實踐。它邀請每一位參觀者近距離感受這場時空“對話”,并在視覺與思維的互動中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綻放的全新光芒。 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2026年1月15日。(圖文由江蘇省現代藝術館提供)
展覽組織架構 主辦單位 江蘇省工藝美術館 江蘇省現代藝術館
承辦單位 江蘇蘇豪愛濤文化有限公司
支持單位 吉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吉林師范大學中國紙藝術研究所
展覽總監:陳思寧 藝術總監:李洪波 展覽統籌:侍盛潔 學術顧問:陳思 策展人:商應麗 助理策展人:衣鍵銘、胡依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