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商代玉器與玉文化研究》新書發布會在北京雅昌藝術中心舉行2025年8月16日,著名古玉研究學者丁哲博士的新作《商代玉器與玉文化研究》發布會在北京雅昌藝術中心舉行。該書是迄今首部全面系統深入研究商代玉文化的學術專題論著,其以翔實的考古與傳世資料為基礎,采用跨學科研究方法,闡釋商代玉文化內涵,探索商代用玉制度,解析商代玉材來源和治玉工藝,被視為商代玉文化研究的又一座里程碑。
現場合影 北京發行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湛軍,《求是》雜志社國際部原主任、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楊發喜,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張廣文,著名書法家、中國書畫收藏家協會會長崔陟,故宮博物院研究員、中國考古學會理事楊晶,中國非洲研究院社會文化研究室主任劉乃亞,安陽市文物局原副局長、安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孔德銘,《文物》月刊原執行主編張小舟,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張立東,北京郵電大學數字媒體與設計藝術學院教授黃悅,雅昌文化集團副董事長何曼玲、雅昌文化集團北京印刷公司總經理程成,中國商業聯合會副會長、華勝航空董事長雷英輝,著名藝術市場專家龔繼遂,新書作者、著名古玉專家丁哲,以及來自海內外的專家學者、拍賣行業從業者收藏家、讀者等近百人參加了此次發布會,共同見證了新書面世。
北京發行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湛軍致辭 在發布會上,北京發行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湛軍首先致辭,他對新書的社會意義和學術價值予以高度肯定,李湛軍稱贊作者筆耕不輟,成果豐碩,這是第四次參加丁哲博士的新書發布會,每一次都獲益匪淺。他認為丁哲博士的研究成果在玉文化領域堪稱頂尖,這部新書體現了其集合玉文化研究學者、收藏家、文學博士等多學科背景于一身的獨特視界,展現出深厚的研究功力,丁哲博士的研究不僅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還對提升文化自信、推動中國文化輸出具有重要意義。李湛軍還提到,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成功,離不開中國文化的支撐,而文化研究正是提升文化自信的關鍵。
[求是]雜志社國際部原主任、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楊發喜致辭 [求是]雜志社國際部原主任、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楊發喜致辭,對新書的出版表示熱烈祝賀,他指出商代的甲骨文、青銅器、玉器,正是解碼“中華文明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核心載體——而其中的玉器,更是“以物證史”的鮮活例證。丁哲博士的這部新作,以深厚的學術功底和獨到的研究視角,為我們揭開了商代玉器的神秘面紗,深入探討了玉文化在中華文明發展中的獨特地位。這部著作不僅是對古代玉器的系統梳理,更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為我們“古為今用”提供了寶貴的學術支持。
安陽市文物局原副局長、安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孔德銘致辭 安陽市文物局原副局長、安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孔德銘表示,商代玉器的發現和研究是殷墟考古的重要成果之一,商代玉器在種類、工藝等方面都達到了新的高度。丁哲博士的新作從跨學科的視角出發,對于商代玉文化開展了系統深入的研究,書內頗多創見,為解決商代玉文化研究中的難點和熱點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對于早期玉器和殷商文化的探索意義非凡,期待這本書能夠為商代玉文化研究帶來新的突破。
雅昌文化集團北京印刷公司總經理程成致辭 雅昌文化集團北京印刷公司總經理程成代表雅昌文化集團向丁哲博士表示祝賀,她指出雅昌作為中國乃至全球藝術印刷領域的領軍者,一如既往為實現從“為人民藝術服務”到“藝術為人民服務”的使命砥礪前行,為保護、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文化添磚加瓦,為傳播中國文化、促進世界文化交流貢獻自身力量。丁哲先生是雅昌的老朋友,其新作的制版、調色、印刷全部在北京雅昌完成,相關材料、工藝精益求精,堪稱迄今最為高清唯美的古玉學術專著,這本書的正式出版發行,標志著雙方合作的又一次升華。程成強調,《商代玉器與玉文化研究》不僅是學界玉文化研究的力作,更是當代文博考古類圖書印制的標桿。
新書作者丁哲博士發表主旨演講 新書作者丁哲博士發表了名為《傳承玉魂國魄,闡釋殷商文明》的主旨演講,指出商文明不僅締造了熾盛的青銅時代,還孕育了高度發達的玉文化。長達近六個世紀的商代玉器,構成了中國古代玉器發展總進程中由巫玉時代趨向王玉時代的重要轉折點,并以其獨特的輝煌成就,在中國玉文化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章。丁哲博士認為玉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組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涵,可謂足以傲視全球諸文明的炎黃子孫獨有之精神符號。玉器與玉文化,是我國一萬年文化史和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實證,以及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形成的不竭動力之所在。要探索中華文明起源及其歷史發展脈絡,破解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密碼,就必須要對玉器與玉文化進行系統深入的研究。丁哲博士表示其團隊將會繼續為踐行文化自覺、增強文化自信,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講好中華玉文化故事努力推出新的成果。 丁哲博士還現場誦讀了一首其親自創作的四言長詩《頌商》,以獻給偉大的殷商文明,將會場氣氛推向高潮: 帝令鴟鸮,降而生商。源出東北,赤土茫茫。 始祖高辛,運行日月。成湯建業,禱求雨降。 盤庚徙都,定于安陽。武丁中興,妻佐在旁。 青銅時代,瑾瑜同光。戈作玄圭,玉柄為璋。 象生造型,題材多樣。鳥獸蛻變,薩滿幻象。 祭祀禮神,祖靈陟降。符節瑞信,法器綴裳。 布丁瓷玉,泛現綢光?虅澊枘ィp陰擠陽。 殷商文明,遠化美洲。玉證古史,博大源長!
嘉賓李湛軍、楊發喜、張廣文、崔陟、何曼玲、丁哲共同為新書揭幕 隨后,嘉賓李湛軍、楊發喜、張廣文、崔陟、何曼玲、丁哲共同為新書揭幕,全體參會嘉賓合影留念。接下來,丁哲博士的學生和讀者代表先后發言,他們結合自身追隨丁哲研習、收藏古玉的經歷,表達了對丁哲老師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理論實戰兼優,學界市場并行的敬佩和傳承弘揚中華玉文化的決心。在提問互動環節中,丁哲對記者、古玉愛好者的問題進行了解答和交流。
新書簽售 發布會之后,丁哲博士移步簽售區,為讀者簽名留念,現場氣氛熱烈,讀者們紛紛表達了對新書的喜愛和對作者的敬意。
活動現場 據悉,《商代玉器與玉文化研究》由文物出版社2025年8月出版發行,全書共計約50萬字,使用近千張彩圖,突破了傳統學術論著的圖文結構,以翔實嚴密的論述考證和高清豐富的圖像材料,構建起兼具學術性與實用性的內容體系。此次《商代玉器與玉文化研究》的順利出版發行,為殷商文明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助于深入探索中國早期玉器與玉文化,進一步準確理解和把握商代的社會關系、禮儀制度、信仰觀念、文化交流、歷史淵源等問題,對于重建商代文化史具有重要的意義。書中梳理了商代玉器的起源、發展和影響,呈現出中國早期玉文化的銜接與轉型,使公眾能夠從玉器的角度,更深入地了解中國獨特的玉文化和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從而為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與歸屬感,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供了絕佳的新素材。此外,《商代玉器與玉文化研究》的出版也是考古學、歷史學、古文字學、神話學、民族學等多學科領域的交流融合的有益探索,為相關學科的交叉融合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與方法。作為當代商代玉文化研究的集大成之作,這本書既是專業人員從事玉文化研究的重要參考,更是廣大收藏愛好者,拍賣領域、藝術品行業從業者研讀學習的必備工具書,它的出版必將對中國玉文化的深入研究和普及推廣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