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非遺文化進社區 北下關街道系列文化活動——“多彩非遺文化·融入現代生活”主題展隆重開幕今年是海淀區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高質量創新發展復核之年,為了提升廣大市民和外國朋友對示范區復核工作的知曉率、參與率和滿意度,為了拓展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國際影響力,使社區文化建設更加符合新時代發展要求,向世界展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風采。在北京市海淀區文化和旅游局的支持下,由中共海淀區委北下關街道工作委員會、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政府北下關街道辦事處主辦的“非遺文化進社區——多彩非遺文化·融入現代生活”主題展,于9月13日下午,在北京市海淀區北下關街道隆重開幕。
本次展覽與9月6日至9月9日舉辦的五場非遺文化講座共同構成“多彩非遺文化·融入現代生活”系列活動。全國各地非遺傳承人代表、文化藝術界人士、企業家、新聞媒體記者及海淀區北下關街道有關領導出席了主題展開幕式,地區200余名社區居民和來自埃塞俄比亞、厄立特里亞、埃及、尼日利亞及巴基斯坦等國家和地區的外國留學生參加了主題展開幕式。
北下關街道辦事處副主任秦蘭蘭致辭
留學生代表巴基斯坦籍博士艾萌講話
藝術界代表中國書畫院副院長、 全國藝術委員會榮譽主席劉一霖講話
四位非遺傳承人現場展示技藝
領導和嘉賓為主題展揭幕
北京市東城區扎燕風箏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楊利平講話
領導嘉賓為獲獎者代表頒發優秀作品獎
領導嘉賓和獲獎者代表合影
領導嘉賓和非遺傳承人合影 本次展覽活動特別展出了五場非遺文化講座上由北京燈彩代表性傳承人李邦華、北京傳統繡花鞋制作代表性傳承人王冠琴、北京市海淀區穎拓藝術代表性傳承人呂素勇、北京市東城區扎燕風箏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楊利平、北京市海淀區彩塑京劇臉譜代表性傳承人楊東海與社區居民、留學生共同創作的燈彩、繡花、穎拓、彩塑臉譜、風箏等多種藝術作品五百余件。
北京燈彩代表性傳承人李邦華
北京市傳統繡花鞋制作代表性傳承人王冠琴
北京市級海淀區彩塑京劇臉譜代表性傳承人楊東海
北京市海淀區穎拓藝術代表性傳承人呂素勇 同時,主題展邀請多名非遺傳承人現場演示篆刻、剪紙、葫蘆烙畫、金屬鏨刻等技藝,非遺傳承人與現場觀眾親切互動并共同創作,留學生對各種非遺藝術都非常感興趣,紛紛參與互動,現場洋溢著濃厚的藝術氣息。
北京市海淀區齊派篆刻代表性傳承人鄭忠強
金屬鏨刻非遺傳承人郭亞賓
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昌黎燙畫”代表性傳承人常寶平
世界推薦創意剪紙藝術家牛鳳英 此次展覽從9月13日至9月17日歷時5天,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與社區居民、留學生零距離接觸和全程互動,體現了文化藝術與社區、校園的自然融合。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以不同形式融入到基層、傳播到海外,既可以提升社區文化軟實力和凝聚力、推動北下關地區文化事業發展,又可以促進中外文化傳播交流、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更好更多地呈現給世界人民。此次系列活動旨在培養民眾的藝術鑒賞力、抒發民眾的愛國情懷、促進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海外傳播,為打造海淀區文化名片、增強社區人文實力、拓展民族文化國際影響力打下良好基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