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程及美術館推出胡權齡全域藝術展
《水之維:萬物與我》胡權齡全域藝術展 “Dimensions of Water: Everything and Me” Hu Quanling’s Metaverse Art 策展人:顧振清 嘉賓藝術家:章愳 藝術總監:季澎、丁新華 執行策展:顧賀文 主辦:延安當代藝術研究院、中國收藏家協會當代藝術收藏委員會 承辦:程及美術館 協辦:美麗未來當代兒童藝術館、廣美數字藝術科技研究所、北京荔空間文化藝術有限公司、楊柳風藝文空間 開幕式:2023年2月25日15:30 展期:2023年2月25日至3月15日 展地:中國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蠡湖大道500號程及美術館 開幕論壇:2023年2月25日14:00-15:20 論壇主題:萬物與我:AIGC智數元宇宙 Guest Artist: Zhang Ju Art Directors: Ji Peng, Ding Xinhua Executive Curating: Gu Hewen Presented By: Yan'an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 Contemporary Art Collection Committee of China Association of Collectors Organized By: CHEN CHI Art Museum Associated By: Beautiful Future Contemporary Children’s Art Museum; Digital Art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zhou Academy of Fine Arts; Beijing Li-space Culture and Arts Co., Ltd., Yangliufeng Art Space Opening: 15:30, February 25, 2023 Dates: February 25 to March 15, 2023 Venue: CHEN CHI Art Museum, No. 500, Lihu Avenue, Binhu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China Opening Forum: 14:00-15:20, February 25, 2023 Topic of Forum: Everything and Me: AIGC Digital Metaverse
《水之維:萬物與我》胡權齡全域藝術展開幕式現場 當藝術家胡權齡水主題的自由繪畫邂逅博物館沉浸式的海洋藝術裝置,一切關于水的浪漫想象和自由期許皆變得有跡可循。胡權齡的藝術緣海而生,海是他的媒介,也是他的歸宿。作為海南當代兒童藝術館的創始人,在胡權齡漫長的創業生涯中,他始終專注于兒童藝術館的調研和雨林海洋藝術的創作。胡權齡是一位少有的復合型人才,既是有擔當、有前瞻眼光的創業者,又是有情懷、有創造力的藝術家。21世紀,胡權齡的兒童藝術館和他的雨林海洋藝術被策展人顧振清發現。兩人即刻發生一系列同頻共振。經過多年的思想碰撞,2023年疫情后,顧振清計劃以一種全域藝術展的模式對胡權齡作品作全面梳理和系統演繹。 2022年11月19日,顧振清在無錫華萊塢影視城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策劃的“我的元宇宙”數字藝術展,是無錫首個元宇宙數字媒體藝術展。展覽在業內引起一定的反響,為推動科技與藝術結合,延展江南文化維度,繁榮無錫新時代文化藝術發展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藝術家現場導覽
策展人顧振清接受采訪
藝術家胡權齡接受采訪 2023年2月25日下午15:30,由顧振清策展的“水之維:萬物與我”胡權齡全域藝術展在無錫程及美術館開幕。這個展覽是顧振清繼華萊塢“我的元宇宙”展覽后,對元宇宙落地無錫的一種愿景延續。此次展覽中,胡權齡試圖以抽象紙本作品表達的斑斕色彩海洋文明與江南水鄉、運河文明對話,為推動和發展江南運河文化的新實踐作出新的表率與嘗試。江南文化與胡權齡帶來的海洋雨林元素的碰撞和對話,藝術家從水這個母題思考水的起源、延展與萬物的維度,最終形成每個人內心獨特的海洋世界。
“萬物與我:AIGC智數元宇宙”論壇現場,論壇主持人:顧振清、顧凱軍
策展人顧振清主持論壇并發言
獨立學者顧凱軍主持論壇并發言
嘉賓、蘇州寒山美術館館長胡仁仁在論壇現場發言 胡權齡把“水之維:萬物與我”全域藝術展分為“起程、匯聚、抵達”三個展區,試圖以自由繪畫揭示本宇宙與元宇宙的數理邏輯。整個展覽以AIGC與元宇宙的智數概念鑲嵌,一步一景,讓觀眾在沉浸式的體驗中感受水的多維度魅力。水有路徑,但又無跡可尋。水無所不在,在世界任何一個迷茫與徘徊的交叉路口,總有水的粼粼波光照亮著我們前行。胡權齡以數理邏輯和抽象語言所表達的水的多維世界,既折射了科技的進步,又刷新時代的范式。科學與藝術創造性的范式轉型,往往引導了人類未來的方向。2023年2月25日至3月15日,讓我們一起來無錫市濱湖區蠡湖大道500號無錫程及美術館感受胡權齡的沉浸式海洋體驗魅力吧。 展覽現場
《水之維:萬物與我》胡權齡全域藝術展一樓展廳現場
《水之維:萬物與我》胡權齡全域藝術展B1樓展廳現場 【展覽前言】 萬物與我:胡權齡畫中水之維度 文/顧振清 工業文明時代,人的體力勞動被機器所取代。信息革命時代,人的智力勞動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而唯一不能被機器和人工智能所取代的,是人的創造力和發明力。近兩年來,隨著區塊鏈、元宇宙與ChatGPT、AIGC的爆火,強人工智能降臨的奇點時刻似乎已經不再遙遠。未來還可期嗎?藝術家是預言家,是具有內驅力、行動力的自主創新者,更是人類超腦意識的獨特貢獻者。藝術家的創造力是唯一無法被強人工智能與通用人工智能所超越、所遮蔽的人類智慧。藝術創造的多義性、自反性、通假性以及變動不居的特質,往往讓預訓練海量自然語言并沉淀出認知樹結構的人工智能無所適從。ChatGPT只能提供互聯網知識庫中已有的重復性、整合性的解決方案,與范式轉型的科學發展內核邏輯無涉,也與文本漂移、語境刷新的藝術演變潛在脈絡無關。作曲家巴赫復調音樂不斷升調的超凡怪圈,與版畫家艾舍爾自指性的循環糾纏的悖論畫面,早就分別以聽覺經驗與視網膜經驗,提示了數學天才哥德爾所發現的數學不完備性定理。因而,藝術也許會成為未來人類自證人之為人的一種創造性活動,成為人類釋放自身人性獨有光芒的唯一驗證方式。
胡權齡 精衛填海(2021)540×100cm
精衛填海(局部) 2007至2023,十七年來,胡權齡日復一日沉浸在無邊界的藝術領域,做自己最值得做的創造性工作,實踐的是人格獨立與思想自由,體悟的是認知升級與精神揚升。做前人沒做過的事情,才稱得上藝術創造。藝術家創造力的靈光乍現,往往綻放在一種前所未有的時空節點。這意味著他總是要在沒有路的地方趟出一條路,在沒有規則地方創造一套最簡單明了的規則,然后去搭建自己的一個新的認知結構。胡權齡在湖南沅河邊長大,在海南的大海邊居住。水對他來說,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絕的精神源泉。水的維度是多重的。既有一維的線、二維的波,三維的體積與厚度,更有黎曼幾何才能描述的多層次的流形與流體。胡權齡的抽象畫作探究的并不是水的表象,而是直呈水的流形與流體的本質。
胡權齡 四海皆兄弟(2021)180×100cm
胡權齡 百川歸海(2021)180×500cm 以水為鑒,從物證到數證,從殊相到共相,從自性到靈性,胡權齡不斷叩問事物現象背后的宇宙總規律。他的畫面上,具象符號的色彩深層總是隱藏著一種抽象語言的骨感蹤跡。條分縷析胡權齡思想實驗與知識生產的時空留痕,即可溯源一種不可視的數理邏輯。從格物致知,到生命體驗,數理與邏輯不但構成胡權齡“心外無物”的底層認知結構,而且不斷升級迭代出他否定之否定的思維進路和整個藝術世界。胡權齡以水之維度推演了萬物與我的關聯、地球生物圈與人類的關系,進而推演出了整個宇宙的起源和發展。胡權齡試圖以萬物皆數的法則破譯萬物生存的奧秘,甚至以分形學雙向邏輯原理自創了一套時空形式體系。這個體系把整個宇宙史和人類史收納在水之維度之中,又以水之維度映射了人類互聯網文明呈指數性發展的線上線下虛實相生、虛實相融的元宇宙生態。
胡權齡 《海上明月 望月懷遠》(2022年)80×1200cm長卷
胡權齡 恩山義海(2021)180×100cm
胡權齡《天容海色》(2022年)80×240cm長卷
胡權齡《濟滄海》(2022年)80×320cm長卷
胡權齡《海際-漂流種植》(2022年)180×500cm
胡權齡 《海云間》(2022年)80×320cm長卷
藝術家胡權齡 【藝術家自述】 這次藝術展是胡權齡“林語亭”工作室的藝術的呈現圖示。假如一定要確認“林語亭”藝術的圖示,我傳達的往往只有幾棵草、幾棵樹、似像非像的動物,或不同生態系統的某一個局部,或是某個局部中的剪影。從藝術哲學的視角看,圖像表達一定是超脫個體的,只有超脫了,才能真正展現個體之外種種復雜的關系,而不是局限在我個人情感的成見和遮蔽認知中。藝術傳播學過程的這種真實的復雜性,并非人為放大、或是人為造作的簡單結果。在創作中,我要探究的正是自然和生命的底層邏輯和本來樣子。而這一切工作的初心,首先基于我在鄉村水系邊長大的生命體驗,其次基于我在算法、分形范式、理論物理學、生命科學中滲透的數學幾何邏輯。“向上的、美的藝術是人類最好的德育”是我的善念。
顧振清、宋昕、胡權齡、章愳《紅樹林漂流種植》元宇宙項目數字影像 《紅樹林漂流種植》藝術項目 2023年2月25日“水之維:萬物與我”胡權齡全域藝術展在無錫程及美術館開幕。展覽以現場景觀裝置方式展出了藝術家胡權齡、章愳與策展人顧振清、新陽國際英語創始人宋昕聯合發起的元宇宙藝術項目《紅樹林漂流種植》數字影像文本。《紅樹林漂流種植》把AIGC生成的NFT虛擬資產與現實世界種植紅樹林掛鉤,以數字元宇宙虛擬技術的全新生產力結構賦能物理實體,旨在維護海洋生態和生物圈平衡,讓碳達峰、碳中和的中國理念從海南走向世界,傳播中華民族的“世界情懷”和“偉大復興”。 項目聯合發起人: 顧振清,策展人,木星美術館執行館長 宋昕,新陽國際英語創始人 章愳,網易/阿里設計總監,多媒體藝術家 胡權齡,美麗未來當代兒童藝術館創始館長,藝術家 承辦單位:新陽教育、美麗未來當代兒童藝術館 種地地選擇:海南海口 一期種植面積:10-20畝 種植數量:3000-6000棵樹 種植時間:2023年3月12日
顧振清、宋昕、胡權齡、章愳《紅樹林漂流種植》元宇宙項目影像文本 《紅樹林漂流種植》計劃簡介 隨著人類在近海區頻繁的活動和對近岸區的開發,全球紅樹林面積在逐年減少。而紅樹林在固碳、防風、治水和維系海洋生態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紅樹林被人類贊譽為“海洋衛士”。如果人類再不正視紅樹林保護、不采取人工種植紅樹林舉措,按照目前紅樹樹林碎片化消失的速度,100年內紅樹林極可能在地球上滅絕。 紅樹林是最好的防風、防潮、固堤、固碳能手。有紅樹林的海岸,可數十年有效地維持其原貌。《紅樹林漂流種植》項目是一個公益種植項目,目的是改善全球近海區生態。這個公益項目計劃將從海南發起走向世界。紅樹林強大的固碳能力會有效地改善全球溫室效應。普通樹一棵每年可固碳4-18kg,紅樹林的固碳能力則是普通樹的5-6倍。單單一棵紅樹的年固碳即達100 kg左右。紅樹林又是海洋生物重要的棲息和繁衍場所,有效維護著海洋生物的多樣性。 “紅樹林漂流種植”項目,需要政府、社會有識之士及各方力量的支持和共同參與。每多一個項目參與者參與支持,海灘上就會多出了一片紅樹林。與地球生物圈共生,維護生態平衡,需要每個人不斷走出人類中心主義的認知結構,拿出一份愛和奉獻的行動力。而每個項目參與者,也將憑借“世界因您而多出一片生命”的特殊成就,獲取紅樹林屬地一種數字孿生的確權證明、特權權益及榮譽。 種下一棵紅樹林小樹苗,即為地球近海區增添一抹綠色,為海洋生物營造一個家園,讓地球少一分“碳”息。《紅樹林漂流種植》項目將建立一個全球紅樹林擁護者自組織社團,讓碳達峰、碳中和的中國理念從海南走向世界,從而團結更多的有識之士,擴展更多的協作節點,共同維護全球海洋各區塊的紅樹林生態。借助互聯網人工智能生成文本的算法,《紅樹林漂流種植》發起的是線上、線下全域式的紅樹林區塊種植計劃,以元宇宙虛擬經濟系統賦能物理現實。
顧振清、宋昕、胡權齡、章愳《紅樹林漂流種植》元宇宙項目影像文本 【關于藝術家】
胡權齡,1982年出生于雜交水稻的故鄉,原籍湖南,現籍和長居海南海口。畢業于海南師范大學美術學專業,中國第一個當代兒童藝術館(美麗未來當代兒童藝術館2008年通過海南文體局批復建館)的創始館長。2002-2022美麗未來當代兒童藝術館通過海南南海出版社、四川美術出版社、四川教育出版社、中國郵政出版發行兒童原創出版物66本(套系)。 胡權齡創作了許多中國“熱帶雨林”油畫和水墨“海洋世界”從2007-2022年,共計完成70余個系列600多幅作品。他的藝術只為弘揚中華文化,保護雨林生態和海洋生態,為自然發聲。生命不息耕耘不止,努力為開創中華百年兒童藝術館和為中華雨林、海洋藝術走向世界而奉獻。
【嘉賓藝術家】章愳
章愳 (ZOOJOO),中國美院碩士,前EA/網易/阿里/設計總監,歷任游戲公司主美。NFT藝術家,CosmoChamber NFT主理人,“NFT大陸”媒體號主理人,Seedao藝術公會核心成員已經發行3款公鏈NFT項目。中國最早發行以太坊nft的實踐者,多媒體藝術家,以繪畫和裝置表達夢境和荒誕。 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浙江美術館;上海圖書館名人手稿館;上海美術館;海外私人收藏。 曾參加京滬杭,香港,法國,意大利,德國,奧地利,瑞典,波蘭等國家地區的藝展。 【關于策展人】
顧振清,著名策展人、批評家,1964年生于中國上海,1987年畢業于中國上海復旦大學歷史系。2003年至2006年任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總策展人及副館長,2004兼任中國當代藝術獎(CCAA)藝術總監,2005年兼任臺灣東海大學美術系客座助理教授。2006-2007年任上海朱屺瞻藝術館執行館長。2006-2008年兼任《視覺生產》雜志主編。2009-2011年任北京白盒子藝術館藝術總監。2014-2016年任西安賈平凹文化藝術館學術館長。2018-2020年任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客座副教授。2021年起任廣州美術學院客座教授。曾策展2001年中國廣東美術館“虛擬未來”展;2001年中國成都現代藝術館“首屆成都雙年展”;2004年挪威奧斯陸國立當代美術館“輕而易舉·上海拼圖2000-2004”展;2008年波蘭“調解”首屆波茲南國際雙年展;2009年臺北當代藝術館“各搞各的:岐觀當代”藝術展;2011年法國留尼汪雙年展;2018年中國四川廣安市武勝縣寶箴寨首屆“廣安田野雙年展”;2019年中國廣東順德盒子美術館“仿真星系”波蘭藝術展。2021年北京UCCA LAB、嘉瑞文化中心“走出人類世”未來科學藝術展。2021年起任廣州美術學院客座教授。曾策劃中國國內美術館平臺上最早的元宇宙藝術展:2021年8月8日至10月31日溫州昊美術館“脫域:從數字原生到元宇宙”藝術展;2021年9月29日至11月21日蘇州寒山美術館“分身:我的元宇宙”藝術展;2022年9月28日主持廣東佛山順德區盒子美術館“共構之維:數字藝術、元宇宙與美術館”論壇;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19日主持無錫華萊塢元宇宙藝術館“我的元宇宙”數字藝術展;2022年12月30至2023年2月28日主持盒子美術館《白皮書:共識元宇宙》藝術展。顧振清致力于為中國、為亞洲的藝術生態做出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