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民生藝術+賦能”美培項目|滑縣封丘縣美術老師們的藝術之旅
藝術介入新鄉建 滑縣封丘縣美術老師們的藝術之旅 藝術是文化的重要內涵與獨特組成部分,讓藝術賦能鄉村文化振興,即通過“藝術+”發掘利用鄉土文化資源,實現鄉土文化的自我創造、自我服務與自我發展,對于優化農村人居環境、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完善鄉村治理等均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民生銀行于2020年夏季在河南滑縣和封丘縣首次啟動“民生藝術+賦能計劃(MA+)”(以下稱為“MA+計劃”)聯合北京民生文化藝術基金會、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青年藝術100等文化公益機構,為滑縣和封丘縣當地的教育、文化、產業等方面助力。此次“MA+計劃”希望能做成一個可持續的藝術計劃,為廣大藝術介入新鄉建提供新思路和新模式,一起構建藝術賦能鄉村文化振興的新機制。相信在未來,項目也將讓更多的貧困地區和參與群體受益。 滑縣封丘縣美術教師合影 此次“MA+計劃”推出的一系列美育、美培課程,是以美育和人文關懷為出發點,推動鄉村藝術人才及當地美育課程的建設;進而構建藝術賦能鄉村文化振興的長效機制。2020年12月21日至2020年12月27日,“MA+計劃”美培項目組織了河南省封丘縣、滑縣美術教師赴京高培班,充分利用北京豐富的美術實踐與教學理論資源,通過多姿多彩的專業培訓,幫助中小學美術骨干教師與教研員在國家美術教育的政策把握、新課程改革、思路拓展和問題辨析等方面提高,進而促進美術教師的素養迅速提升。另一方面,通過與一線教師的交流研討,能掌握當前我國美術基礎教育的現狀,進行相應問題的記錄與剖析,進而不斷開拓符合新時代要求、具有中國特色的美術教學之路。 豐富多彩的培訓課程 本次赴京高培班從2020年12月22日開課至2020年12月26日結課,為期五天,期間共設置七節課程。課程師資力量雄厚,角度豐富,主題深刻。其中,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美術教育學系主任陳淑霞老師帶來“以創造力為核心的美術教育”的課程,就美術教師在當下如何面對教學、如何設計課程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分享。 陳淑霞老師課程現場 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副院長黃勇老師帶來“藝術實踐與教學轉換”課程,從形式和色彩入手,分析藝術創作實踐中的基本規律;以大量藝術作品為依據,通過縱橫對比,提取內在聯系,闡述其中節點問題,為藝術思維維度拓展及課程設置提供可持續發展的方法論。 黃勇老師課程現場 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美術教育系副主任段鵬老師分享了“‘自問’與‘自答’——新課程視野下學校美術教育理念、方法與案例”的課題,對核心素養本位美術教育在中小學美術課堂中的教學實施與實踐進行講解,呈現相關案例,給出課堂美術教學的啟示與建議。 段鵬老師課程現場 來自北京教育學院美術系副主任、北京粉畫研究會副會長的楊巖老師則帶來了和教師們最密切聯系的教具——粉筆有關的課程“粉筆畫在教學中的應用”,借助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講解發掘并推廣粉筆畫的親身經歷,幫助學生形成對于藝術持久的興趣,養成良好的藝術素養。 楊巖老師課程現場 來自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專業的老師曹軼通過藝術鑒賞的形式出發,引發兩縣老師們對地方特色美育系統建立的思考,在課程中探討當代美術教育的方式如何結合社會資源服務社會美育等課題。 曹軼老師課程現場 來自倫敦藝術大學品牌管理碩士,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碩士楊曉涵則帶來了“藝術為體,美學為用——當代少兒美育服務體系創新思路”課程,以原創案例,簡析了中國傳統文化與當代生活語境的融合,少兒美育課程的策劃與執行。 楊曉涵老師課程現場 在課程安排的最后,由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美術教育學系研究生分享美術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研究成果,并與兩縣老師們共同討論,互相交流在美術教育中的經驗,為建構面向未來、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未來美術教學方式。搭建學員與在校美術教育專業碩士生、博士生學術交流的平臺,提高美術教師的學術研究能力。 美術館中的參觀實踐 除了豐富的培訓課程外,精心組織的參觀實踐也讓學員們贊不絕口。2020年12月22日,來自河南滑縣和封丘縣的學校領導和美術教師們參觀了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是代表國家收藏、研究、展示、闡釋能夠充分反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代表性物證的最高機構,是國家最高歷史文化藝術殿堂和文化客廳。學員們參觀了這里正在展出的“相由心生”“中國素描——現當代著名美術家作品邀請展”以及“舟楫千里:大運河文化展”等展覽。 學員們來到國家博物館現場參觀展覽 12月25日上午,學員們來到嘉德藝術中心。嘉德藝術中心坐落于北京王府井大街一號,與故宮為鄰,位于北京最著名的王府井商業街和新文化運動發源地五四大街的交界處,集藝術會展、拍賣、教育、書店、藝術品保管庫、酒店等功能為一體。觀看了“妙寶莊嚴——故宮博物院藏法器展”和“為了前方——張光宇藝術12燃”這兩個展覽,令學員們印象深刻,收獲良多。 學員們在嘉德藝術中心參觀展覽 通過對各大博物館美術館的展覽參觀,學員們親身感受到現當代視覺藝術的異彩紛呈,認識到美術教育決不僅僅是繪畫技能的刻板傳輸。藝術與多學科的交融,教育在多領域的滲透,學習方式的變革等問題都值得深入思考。 來自“學員”老師們的反饋 在一周的專題討論和美術教學案例學習中,來自河南滑縣和封丘縣的幾十位學校領導和美術教師在北京民生財富研修學院汲取著美術的供給,各位教師同仁們共同探討所感所得。來自滑縣道口鎮實驗二小的王校長感嘆道:“這幾天的課程幾位老師對跨學科的美術教學方法的探索給了我很多啟發。根據此次培訓,會結合自己學校實際情況來做一些進階的教學安排。比如楊巖老師分享的課題很有啟發,回去之后我們要把色粉畫這一塊的思路推進,作為我們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來自滑縣道口鎮實驗二小的樊老師則對楊曉涵老師的課感觸頗深,“她講到兒童創意茶藝,還有冬日里的香囊妙計(制香)都是手工課。我們縣城的孩子繪畫基礎是有了,但是手工實踐相對比較少一點。這個課對于我的啟發很大,以后我們學校要專注于手工和創意課,往下發展。” 滑縣封丘縣美術教師結業合影 一周豐富多彩的學習總要迎來尾聲。隨著結業儀式在北京民生財富研修學院報告廳的圓滿舉行,六十余位中小學美術教師、教研員、校長滿載收獲的喜悅順利結業,并獲得結業證書。結業儀式上,老師們表示了對本次美培項目的贊許與對學員們的期望,學員們也對接下來的教育計劃充滿了憧憬。 結語 種桃種李種春風,開盡梨花春又來 此次美培項目在短短的一周內充分調動各種資源,幫助來自滑縣、封丘縣的中小學美術老師與教研員更新教育思想,探索跨學科的新型美術教育路徑。作為美術教師、教研員的“種子”,他們之后將扎根中國基礎美術教育的沃土,傳播新的教育理念,踐行適應時代發展的教育改革。 “每個人心里一畝一畝田,每一個人心里一個一個夢,一顆呀一顆種子,是我心里的一畝田,用它來種什么,用它來種什么,種桃種李種春風,開盡梨花春又來……”回顧此次“MA+計劃”美培項目,正如歌謠《夢田》所唱,愿從本項目中走出的每一位種子教師,都可以順應時代潮流,培養跨學科思維,不斷優化教學方式,為學生種桃種李種春風,推動中國的美術教育事業不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