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政協委員劉廣:利用公益美育延伸青少兒美育教育
全國政協委員劉廣 美育,無論是作為一種學理概念,還是作為一種教育理想,在中外文化史上早已有其特殊地位,是在教育發展過程中成長起來的,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最早的教育,就很重視美育,《饒典》載:“帝曰,蔸!汝典樂,教胄子”;孔子主張禮樂治國:“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東漢靈帝時設鴻都門學,是世界上最早研究文學藝術的一所大學;隋唐以文辭詩賦取士,多與美育有關;唐宋的書學,宋代的畫學,都是專門培養美育人才的;宋朝以后的書院也有美育的意義;在近代教育史上,王國維、蔡元培、魯迅都從培養目標的要求提倡美育,是三位重視美育的突出代表,王國維對美育做過專門研究,1906年,他撰寫《論教育之宗旨》一文,認為教育的宗旨在于培養完全的人,把美育作為教育的組成部分,和德智體相提并論;中國現代美學的主要奠基人蔡元培,強調“涵養德性,則莫如提倡美育”,提出“美育代宗教”說;作為新文化運動的偉大旗手,魯迅明確提出“有利于世”的美學觀點,使他的美育思想獨具特色;建國后,以馬克思主義的教育思想為指導,美育與德育、智育、體育和綜合技術教育構成實施全面發展教育的整體。 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央美老教授的回信中強調,做好美育工作,要堅持立德樹人,扎根時代生活,遵循美育特點,弘揚中華美育精神,讓祖國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長,這為新時代做好美育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習近平指出,只要中華民族一代接著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我們的民族就永遠健康向上,永遠充滿希望,培養這樣的人是國家和民族賦予教育的神圣使命。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規定:“要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陶冶美的情緒”,把美育滲透到語文教學中去,使學生的情感受到美的陶冶,培養他們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審美能力以至完善人格。 美育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一環,其地位已被黨和國家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美育在實施中頗為滯后,主要原因: 一、教育工作者未能深刻認識美育的重要性,不了解美育的根本目的,不明確美育的實施形式,教育工作者有必要提高對美育有關理論和實踐問題的學習認識。 二、美育教育不是“應試教育”,不應等同于藝術教育 。美育的本質是“以美育人”,不是單純為了給藝術領域培養、輸送藝術創作人才,也不是要培養藝術家拿大獎 ,目標是強化審美意識、完善人格 ,從而自我建立審美人生,培育本真人性。 三、老少邊窮、鄉村留守兒童很少接觸到美育課,不利于當地開始具備一定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的青少兒培養綜合素質和創新性思維。 四、家庭教育普遍重視智力開發,對審美教育的關注重點僅僅放在各種技能特長的考試上,以期在未來的升學和求職中有一技之長,功利傾向明顯。 五、青少兒美育教育行業,機構多,規模眾,模式寡,體系亂,師資水平參差,形式重于教育,參加藝術類比賽拿大獎是終極目標,以“認識美、體驗美、熱愛美、創造美的能力”為教育核心的行業標準并未形成。 六、美育不等同于畫畫、唱歌、跳舞等簡單的藝術技法教育,為了升學率,盲目增加藝考分量,把“藝考”當成“低分考生出路”進行職業化專業培訓,把“特長生”的長處變成了美育教育的短處,已遠離美育的本質。 七、大多數學校,美育更多的停留在口號或觀念上,并未化為實際的教育實踐,或者把本來就有的音樂美術課程簡單地等同于全部審美教育,有的學校甚至連音樂美術課也被其他主課大量占用。 在美育教育出現被混淆、不重視、功利化諸多問題的情況下,究其受到冷遇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應試教育巨大陰影的依然存在,并在相當程度上與教育工作者對美育的目的、理論及實踐、實施形式的認識還有許多盲點、誤區有關系,只有讓青少兒在”關鍵時期”有接觸美育的機會,才能獲得以后對“美”作出反應的能力,而利用公益美育延伸青少兒美育教育是教育的真諦。公益美育是公共服務類的教育,是為整體公共利益而服務的,并不追求產生的經濟效益,卻標志著現代文明社會的進步,能夠有效推動精神文明建設,顯示社會主流價值觀念,讓每個人都站在認知社會的起點,打破教育資源差距代際傳遞,用社會公共、公益資源,解決跨越貧富差距、教育不公的難題。用宣傳“美”的行為,將美育內容融入到青少兒教育中,傳播正確的價值觀念和優秀的傳統美德,以此來改善社會公德福利,提高社會的現代文明程度。 建議:一、編寫《青少兒美育實驗教材》,探索審美化教學模式與方法,用實驗和實踐打破對美育設置的神秘感 ,展開對美學問題的深入研究,讓人類審美領域千百年來百思而不得其解的道理成為美育日常,盡可能在每一門課程中都融入美育的因素,把審美欣賞和藝術創造的精神滲透到每門課的教學之中。二、制定實施《青少兒日常審美行為規范 》,以學校為載體,從平時抓起 ,把美育工作切實引向青少兒的日常生活,從衣、食、住、行、學習、勞動、體育鍛煉、個人自處、人際交往和周圍環境等諸方面對青少兒提出一些具體的、行之有效的審美規定、審美要求。三、對學科教師進行必要的美學知識培訓 ,引導他們在教學中引入美育、滲透美育;沒有美育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美育課應作為必修課,與其他課程同等重視。四、用公益廣告的傳播途徑和形式傳播公益美育,尤其是中央電視臺的公益廣告引起的社會反響大,增加公益美育廣告,以聲音和畫面為傳播載體,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公益美育廣告的內容傳播給觀眾,將會發揮良好的公眾美育教育作用。五、組織教育志愿者、美育教育專家開設公益美育大講堂,通過線上教學,全國上下一堂課,讓“一堂公益美育課”走進青少兒的生活,打造永不落幕的線上公益美育。六、倡議公益、慈善組織及社會各界愛心力量設立重點扶持公益美育項目,開設公益美育實踐課程,讓青少兒都有機會參加美育實踐,點燃學習熱情,使之受到美的熏陶、美的啟迪。七、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已實現“全國一體系、資源體系通、一人一空間”,這是新時代推進公益美育教育教學模式和服務現代化的必備條件,能更好解決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現實選擇,將成為公益美育基本公共服務的重要載體。八、做好家庭美育銜接,與公益美育形成融合,遵循美育特點做好家庭美育,將自然美作為家庭美育的重要內容,這是最好的家庭美育素材。 來源:網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