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克林姆特回顧展于東京都美術館開幕 古斯塔夫·克林姆特:1900年代的維也納和日本時間:2019年4月23日-7月10日 地點:日本東京都美術館 擁有超高人氣的“黃金”藝術家古斯塔夫·克林姆特在日本東京都美術館舉辦的堪稱日本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克林姆特回顧展即將開展,展覽將展出其“黃金時期”的代表作品,從去年起,就被海內外媒體所廣泛關注。 不僅如此,克林姆特在拍賣市場中也有著不可撼動的位置。2006年,克林姆特憑借其《阿黛爾1號》以1.35億美元的價格躋身全球最貴畫作之一。讓我們來看看這位奧地利藝術家為何有如此之大的魅力? 《吻》局部19世紀末維也納文化圈的代表畫家古斯塔夫·克林姆特(1862-1918),憑借其華麗的裝飾性與世紀末官能氛圍相結合的作品,至今仍擁有壓倒性的人氣。在此次紀念其逝世100周年的展覽中,既有其初期的自然主義作品,又有其創辦維也納分離派后被稱為“金色時期”的代表作,既有甜美的女性畫像,又有鮮為人知的風景畫,將為大家介紹日本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約20件油畫作品。 在本次展覽會上,不僅裝飾維也納分離派會館的壁畫得以精巧復制、完美再現,而且與克林姆特同時代活躍于維也納的畫家們的作品,以及受其影響的日本的美術作品也一并展出。敬請欣賞維也納世紀末的美術精華。 《吻》我們知道,一談到克林姆特,第一印象就是金子、情欲女體,其代表自然是那幅非常壯觀的《吻》和充滿傳奇色彩的《阿黛爾》(又名《金衣女人》)。但克林姆特的價值是很豐富的,這兩幅畫集合了他大部分風格特征,再加上閃亮的金子,所以顯得尤為耀眼,但他的其他作品也非常精彩。 ![]() 偉大的畫家不是瞬間養成的,克林姆特首先出道還是以一個學院派,新古典主義藝術家的身份。他一出道就極為成功,其學院派繪畫的基本功極高。新古典主義繪畫的兩大主題,他都能駕馭自如。 一是優雅的人體,要想從貴族和富人那里賺到錢,優雅的人像是必須的,他的功力可以從下面這幅畫看出來: 《Idylls》1884這幅早期作品具備一幅優秀的新古典主義作品所需要的全部特質,寫實到位,男體健美,輔以古典均衡的構圖,能畫出這樣的作品,訂單如云是必然的。 《雕塑的托寓》1889優雅的女體,克林姆特也是隨便 hold 住的,這幅《雕塑的托寓》正面呈現一個非常美好的女體,而女體的背后則是各種形式的雕塑,有古希臘神像,浮雕,左下角的黑色雕塑是新時代的羅丹風格,手托新古典風格的勝利女神,囊括了從古到今各個關鍵時期的雕塑風格,業主不喜歡是不可能的。 這種將托寓主題作為背景放到極大也是克林姆特非常喜歡的構圖,后面還會反復出現,這種構圖的背景營造了一種宏大的崇高感,和前景優雅的女體互為襯托,兩種形態的美效果互相加強,富有張力。 除了對人體的掌握,另一個學院派藝術的功底就是對群像的把握了,群像是很難的,畫零散的個人,可以畫模特,從其他畫上借鑒一下,群像就沒那么容易了,每個人姿勢不同,人和人之間還有交流,還有業主特定的要求,只能靠速寫和默畫?肆帜诽厥墚敃r奧匈帝國皇帝弗朗茨一世委托,為維也納的城堡劇院 (Burgtheater)畫裝飾畫。這幅《倫敦環球劇場》是其中之一,畫的是倫敦環球劇場的一角,畫中左側是舞臺,正在上演羅密歐與朱麗葉的一個場景, 觀眾們正在很投入的觀看。他這個群像畫的著實好,關鍵人物個個出彩,舞臺上朱麗葉正假死中,一襲白衣,頭枕鮮花,很是美好,而羅密歐已經服毒自盡,伯爵已 經被殺倒在一旁。最精彩的還是下面的觀眾,這是劇情高潮的階段,觀眾們明顯被劇情調動了起來,前面那個黑衣觀眾甚至站了起來,身體前傾,恨不得撲向舞臺。 《倫敦環球劇場》1888真正厲害的群像還是這幅全景畫,這是城堡劇院內景,色調溫暖,場景宏大,金碧輝煌,人物姿勢神色各異。除此,畫面中的人物都注視舞臺,但明顯并不是劇中的場 面,可見必然有大人物在舞臺上吸引觀眾的注意,這個人當然就是皇帝了,因為這幅畫,皇帝為他頒發了金獎,代表上流社會對他的最高認可。 《老城堡劇院》1888除此之外,他為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畫的裝飾畫也很出彩,這幅畫繪于博物館中庭宮門夾縫中,現場距離太遠看不清楚?梢钥闯鰜砜肆帜诽貙︼L格是很敏感的,這幅 畫是配合藝術史博物館收藏的大量埃及文物,這幅畫中的女子頭飾,佩飾都是埃及風格,背景的大鳥也是古埃及的神像,下身的后方有象形文字等古埃及符號。除了 這些符號和裝飾上的融合,我們可看到畫中女子的妝容也極富埃及風味。 從左至右:克林姆特《Serena Lederer 像》 1899 惠斯勒《玫瑰紅和綠色:Kinsella 小姐》1894 惠斯勒《白色交響曲一號》1862 還有這幅《Sonja Knips 像》則有惠斯勒的《白色交響曲二號》的痕跡,尤其是構圖和裙子的畫法,還有背景點綴的花枝,少女手中的紅書簡直就是直接致敬。 要成為一個偉大的畫家,光有學院功底是不夠的,依靠他的水平,他完全可以畫一輩子新古典主義的畫,像布格羅一樣把新古典推向極致,名利不愁。然而,克林姆特的又一厲害之處在于能夠打開思路,嘗試當時流行的各路風格,這從上文中他為埃及館創作的壁畫就能看出來一些端倪,而且他對各種風格的探索仍然不妨礙他的畫在當時賣出極高的價格。 從左至右:克林姆特《Sonja Knips 像》1898 惠斯勒 《白色交響曲二號》1864 薩金特是另一位對克林姆特有影響的肖像畫大師,克林姆特這幅《瑪麗夫人》似乎有薩金特《X 夫人》和《伊麗莎白夫人》的痕跡,薩金特的《X 夫人》中的女主前胸和胳膊袒露,并扭過頭去著意突出她優雅的頸部和側臉,非常耀眼,美則美矣,不免直白!兑聋惿追蛉恕返呐髑f重貴氣,目光堅定。而克 林姆特這幅畫則是薩金特這兩幅畫的折中,服飾保守,同時也突出了美麗的前胸和頸部,風度矜持,完美的表現了一個有良好教養的淑女形象! 這幅瑪麗夫人背景和前景的色調選擇有惠斯勒的影響,主要體現在背景的色彩區塊化,不同顏色區塊之間的關系有韻律感。 從左至右:克林姆特《Marie Breunig 夫人像》1894 薩金特《X 夫人像》1884 薩金特《Elizabeth Winthrop Chanler 夫人像》1893 如果說上文的畫多少還是傳統的,那接下來克林姆特就要脫離主流藝術圈的審美了。克林姆特的風格從那幅粉紅色的少女肖像開始已經偏離學院派繪畫的軌道,而印象 派的影響則拉大了偏離角。他對印象派的學習還是以風景為主,這幅《薩爾茨堡附近的艾格爾湖》就是很好的印象派風格作品。在這幅畫里他似乎很想表達黃昏時天 空,湖面和遠處草地的光感,筆觸柔美,氣氛恬靜。再看這幅畫中遠處睡蓮的細部,基本可以認定他在盡力學習莫奈的睡蓮,然而這只能算是相對保守的嘗試,但人 家功力深厚,就算是嘗試,一切扔在控制之下。 《薩爾茨堡附近的艾格爾湖》1899 細部而這幅《阿特湖中的小島》(1902)就完全是模仿印象派的技法了,我還不能直接說這是效仿莫奈,雖然近景的湖面確實和莫奈的畫法很像,但遠處小島的倒影卻 是點彩畫法。但和莫奈極富動感,變化無窮的筆觸不同,克林姆特的筆觸總是排布的很整齊,這已經暴露了他的那顆裝飾心,之后他的風景畫越發大膽,他對裝飾性 的偏愛也表現得越發明顯了。 《阿特湖中的小島》1902 從左至右:克林姆特《金魚》局部 雷諾阿《沐浴后》局部 象征主義在克林姆特的藝術中占據了極重要的位置,所以要給克林姆特歸個類,把他歸為象征主義畫家是沒問題的。象征主義是源自法國的思潮,我們經常談及的象征 主義畫家雷東,莫羅都是法國藝術家。繪畫藝術中的象征主義(下文中談到的都僅限于繪畫中的象征主義)雖然說是象征,但和巴洛克和新古典主義藝術中經常使用 的象征不是一回事,雖然他們會共享一些符號。 巴洛克藝術中使用的比如沙漏象征時間流逝,骷髏代表死神之類的象征符號僅僅是純文學意義上的象征,他們參與到 繪畫藝術中來的形式其實是比較具象,生硬的。而象征主義藝術中雖然也從古典藝術中繼承了許多符號,但他的主要目的已經不在象征本身的文學含義和文學化的審 美了,象征主義繪畫除了使用符號來為繪畫引入額外的理念之外,他還希望通過營造神秘,詭異,抽象的氣氛讓人基于這些理念展開聯想。 而因為繪畫的形式非;逎赃@些符號和畫作主題的聯系往往并不直白,于是觀眾的聯想就能趨于無限,在繪畫中給觀眾營造無限,這是浪漫主義的理念,也是象征主義的理念。在浪漫 主義藝術中,無限是情感上的,視覺上的,他并不引入額外的內容給人去想象,浪漫主義希望人能直接從畫作中的主題發散出去;而象征主義中的無限是理念的無 限,有時是帶有情感的理念,他借由象征符號營造出無限的聯想空間。象征主義是古典的象征和浪漫主義的結合。 從左至右:克林姆特《朱迪斯與赫羅弗尼斯的頭》1901 斯托克《罪惡》1893 這幅畫明顯摹仿自德國象征主義畫家弗朗茨·馮·斯托克的《罪惡》。除了不具備克林姆特加入的裝飾元素,斯托克這幅《罪惡》奪目的金色邊框,對氛圍的渲染都給 了克林姆特許多啟發。他們的淵源還遠不止于此,大家都知道維也納分離派作為新藝術運動的一個分支很是有名,克林姆特則是維也納分離派的創立者。但其實維也 納分離派并不是第一個分離派,第一個分離派是建立于 1892 年的慕尼黑分離派,而斯托克正是慕尼黑分離派的創立者之一。慕尼黑分離派一聲炮響,震到維也納, 于是維也納的新潮藝術家們也于 1897 年成立了分離派,是年克林姆特訪問了慕尼黑。然而因為慕尼黑分離派缺乏克林姆特這樣的人物,慢慢的就湮沒無聞了。 從左至右:《愛》1895 《Josef Lewinsky 像》1895 左邊這幅畫名為《愛》,右邊這幅是演員約瑟夫。列文斯基(Josef Lewinsky)肖像。這兩幅畫和上文中提到的《音樂》是同一年創作的,屬于克林姆特轉型期的探索性作品,已經表現出了他在象征主義和裝飾兩個方面的探 索和對金色的喜愛!稅邸返恼嬷黝}是一對情人的接吻,而他們頭上的一排人頭代表了人會經歷的中年,老年,生病,變丑,死亡等一系列人生階段,這些人都在 圍觀著這一對看似甜蜜的戀人,兩人被兩側的樹枝團團圍住,而這些樹枝仿佛是無形的大手緊緊地包圍他們。 克林姆特顯然是在暗示愛所要經歷的一次次考驗,對人 生各個階段的思考是克林姆特喜歡表達的理念之一,在后文中還會出現。列文斯基像的右側也使用了類似的表達方法,右下角的爐子冒出來的煙飄到空中浮現出幾個人臉,其中一個女孩子拿著一個恐怖的面具,這些都是戲劇 Clavigo 中的角色,而列文斯基在畫中則是以他在戲中扮演的 Carlos 出現。這幅畫純粹就是懂的入了,了解這部劇的人,自然懂。詭異的浮在空中的人臉和這兩幅畫里美好的主角們并置,產生了神秘的氣氛! 此外這兩幅畫里面的裝飾元素變多了,克林姆特把很大的畫幅都讓給了基本只用于裝飾的金色邊框,裝飾所占的比例已經遠遠超過了傳統的肖像畫。 從左至右:克林姆特《魚血》1898 比亞茲萊《舞者》克林姆特《芭蕾舞演員》 來源:中國藝術現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