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2日,佳士得香港2023秋季拍賣圓滿結束,總成交額30億港元,成交金額比率近90%;展現了市場的強勁需求和高度活躍度。此次拍賣誕生了1件億元級別的拍品和54件超過千萬港元的成交拍品,同時,30%拍品成交價超過了高估價;與2022年秋季相比,買家數量增長了近10%。
漢奇藝術空間當代藝術邀請展
黃賓虹與二十世紀中國美術藝術與文獻展
靳尚誼:倫勃朗是我的至愛
周春芽:一生唯一靠體力掙錢的四十天
2023年4月28日,由中央文史研究館指導,北京畫院主辦的“縱筆寫青山——侯德昌書畫藝術展”北京畫院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共展出侯德昌創作的書畫精品六十余件,涵蓋書法、漆刻、中國畫等多個藝術門類,并收入早期人物畫及晚年新作,力求全面地展現侯德昌先生的藝術風采。
2022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反復,中國內地文物藝術品春拍姍姍來遲。6月22日,中國嘉德2022春拍預展啟幕,率先揭開了內地藝術品拍賣市場的序幕。此次春拍,中國嘉德共推出5000余件精品佳構,涵括中國書畫、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瓷器及古董珍玩、古籍善本、名人手跡、珠寶翡翠等門類,讓人宛如步入一座美輪美奐的藝術殿堂。
華中集團、華中美術館、墨之韻藝術空間特舉辦“夏風如茗-張廣軍紙本彩墨藝術沙龍展”。在這里,您可以在醇香與優雅的環境中,體味法餐文化,欣賞繽紛的視覺盛宴;在這里,您可以與朋友相互交流,彼此分享,感受一場不一樣的心靈旅行。
2022年5月18至21日,美國玻璃藝術協會(GAS)的年會在美國華盛頓州塔科馬市(Tacoma)舉行。中國玻璃藝術家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郭建永教授受邀參加了本次大會的展覽和演講,也是本年度中國唯一一位受邀參加此次大會作品展覽和演講的高校教師。他是繼GAS美國弗羅里達(2019)年會、瑞典斯馬蘭(2020)年會第三次受邀參加此會。在為期四天的塔科馬玻璃會議中,雖然受COVID-9疫情的影響,但依然有來自世界各地的1000多名與會者參會并成功共舉辦了100多場演講、特別活動和展覽。
近日知名藝術家、心理學家、作家康耀南個展《涂鴉心世界》個展暨藝術心理啟蒙親子沙龍在流動美術館總館、未時藝術中心開幕和舉辦。該心理療愈主題展覽由羅振華策展,勞煒科擔任藝術顧問,流動美術館總館館長、北京文化發展基金會藝術惠民專項基金副主任文旭擔任出品人,知名心理機構心際空間、《時尚家居》藝術頻道“藝術ONE”協辦。
秋醒樓作為此次北京當代藝博會“特別藝術項目”單元的參展畫廊,攜帶了近30幅張郎郎的畫作精品參加,其中不少作品更是第一次公開展出——包括尺寸350×300cm的《紅與黑》、近2米高的《委曲對你說》、《自然與營造》等等。
2020年,花鳥島開始了一年一度的國際藝術節,致力于打造以藝術為主題定位的海島旅游和休閑目的地,讓藝術融入生活,給街區,給居民的生活空間帶來多元化體驗。島上人文藝術氣息漸漸形成,除了有內容豐富的國際藝術節,有藝術家工作室,有手工藝人工作室,還有開放包容的義工社群文化。
今年7月在青島黃盒子美術館舉辦了自己的個展,用81幅作品布滿了展廳。三年的畫畫得到了繪畫老師李雪的高度認可和舉薦,李雪老師親自到美術館參與裝裱作品,掛畫布展。
2021年8月8日,“天使”——卜樺個人作品藝術展暨融概念藝術空間盛大開放。本次展出卜樺疫情之后的數字動畫新作《天使》,以及數字動畫作品《公元3012》《野蠻叢生》《青春有害健康》《生之愛》《慌慌》,數字繪畫作品《愛之光》《北京水深》《公元3012之宇宙含情萬物化生》《我第一百萬次在人間等你》等20余件作品。
‘花開次第,三生萬物’,由禪溪茶藝術空間主辦,大華時空(北京)有限公司協辦的齊派名家大華先生弟子張琳、白羽璐、馬曉英禪畫展將于7月24日上午10點在北京禪溪茶藝術空間開幕。展覽日期為2021年7月24日-8月24日。
2021年7月18日,澳頭VISION公共藝術展攜諸多國內藝術、建筑、設計、文旅、教育等各領域大咖相聚美麗廈門,共話“公共藝術與城鄉文化建設”。
7月4日,“云夢澤——王大朋雕塑展”在高新區美術館成功開幕。在時代空間的支持下,此次展覽集合了30余件王大朋各個時期的代表作品,受到了廣大觀展者的好評。
5月28至30日,一場周末視覺盛宴——“萬瑪才旦電影作品展映”將現身中國藝術研究院油畫院博物館。這是由近日在中國藝術研究院油畫院盛大揭幕的“四十年再看陳丹青《西藏組畫》”展覽所引發的熱烈效應,該展一經亮相,不僅成為近期北京頗受關注的重要展事,也引發著文化界的熱烈反響。
永樂拍賣于5月17-22日在北京四季酒店正式拉開2021春拍大幕,本次拍賣涵蓋現當代藝術、中國書畫、中國古董珍玩、珠寶尚品、名酒臻茶、潮流藝術、古籍善本、郵品錢幣、數字藝術等二十六個專場,共3000余件拍品。 于5月20日晚間進行的《太璞如琢——崔如琢精品》共呈現藝術家崔如琢18件精品,本專場總成交額為4.95億元。
2021年5月1日下午4點,王波個展「信物」在798第零空間開幕。本次展覽由第零空間創始人王海英出品,獨立策展人、青年批評家李裕君策劃,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教授張正霖提供學術支持,展出了藝術家王波最新創作的《一格》、《一本書》、《信物》系列作品共計50余件,呈現了一場介入藝術家自身時間記憶的旅程。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5月16日。 「信物」· 展覽現場 藝術家王波出生于陜西渭南,畢業于西安美術學院油畫專業。王波的作品飽含了他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明艷又熱情的色彩正是他對他所見所存在的世界內化之后
西岸美術館(West Bund Museum, WBM)即將迎來一周歲的生日。2019年11月8日,美術館正式向公眾開放,并開啟其與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陳合作項目,打開了中外文化對話交流模式的全新探索。 在過去的一年里,西岸美術館舉辦了6場展覽和600余場各類導覽,20余個公教項目約500場活動。在過去的一年里,西岸美術館的大門被推開了超過42萬次——觀眾在現當代藝術史中捕捉“時間的形態”;在特展“觀察”中審奪新媒體的價值和角色;在“保持冷靜”中激起洪水般的想象;在展覽“靜默長假”中思考現狀,發現當代藝術的在地性和公共性;在沉浸式裝
由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景德鎮御窯博物院、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保利藝術博物館、保利藝術研究院聯合主辦的“龍翔九天——元明清龍紋御用瓷器展”于8月8日盛大開幕。由于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本次展覽將通過線上“云展覽”的方式呈現。 本次展覽由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王光堯擔任學術主持,遴選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景德鎮御窯博物院藏明代御窯遺址考古遺物;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瑞士玫茵堂、北美十面靈璧山居等元明清龍紋御用瓷器共150余件(組),旨在通過如此大規模的龍紋
主辦單位:嶺南畫院 深圳畫院承辦單位:嶺南美術館協辦單位:嶺南畫院油畫研究所展覽時間:2020年8月7日至23日展覽地點:嶺南美術館6號展廳 蒙古國,蒙語原意為“永恒之火”。在這里,一望無際的綠色草原和珍珠般的潔白蒙古包,傳統與現代觀念的交織、東方與西方文化的交融,構成了蒙古國獨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觀。蒙古國與中國陸地綿延相連,蒙古國“草原之路”倡議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高度契合,推動“一帶一路”與“草原之路”對接,加強雙方的務實合作,為中蒙關系發展注入新動力。 莫德格瑪是蒙古國一位出色的青年藝術家。她在蒙古文
2020年8月1日下午4點,由北京實創科技園開發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主辦,壹美美術館承辦的“工作方法:藝術家的時間、空間與身體”在中關村壹號壹美美術館盛大開幕。本次展覽開幕式由壹美美術館執行館長路貝女士致主持,總策劃程辰博士致開幕詞,策展人盛葳博士現場解讀此次展覽的“工作方法”,參展藝術家譚平、隋建國、朱金石(由程辰代致辭)和張羽依次發言,闡釋自己的“工作方法”。路貝女士向支持本次展覽的各級政府、主協辦單位、園區企業、媒體、學校及社會各界人士表示感謝。最后,海淀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楊軍昌進行總結發言,并宣布展覽
鴛鴦臥蓮又稱“蓮池鴛鴦”,是一種用于象征美好愛情的裝飾題材。早在宋代定窯、景德鎮窯、磁州窯器物上就普遍裝飾鴛鴦紋,明清兩代的青花、五彩、斗彩瓷器上更是常見。池塘中漣漪微泛,荷花盛開,水草茂盛,鴛鴦或游弋其間,或飛掠水面,彼此呼應,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色,頗富自然情趣。
粵ICP備17060710號-1
本網站上的圖片、文字、字體等,若發現侵害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盡快處理,謝謝!聯系方式:22750902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