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2日,佳士得香港2023秋季拍賣圓滿結束,總成交額30億港元,成交金額比率近90%;展現了市場的強勁需求和高度活躍度。此次拍賣誕生了1件億元級別的拍品和54件超過千萬港元的成交拍品,同時,30%拍品成交價超過了高估價;與2022年秋季相比,買家數量增長了近10%。
漢奇藝術空間當代藝術邀請展
黃賓虹與二十世紀中國美術藝術與文獻展
靳尚誼:倫勃朗是我的至愛
周春芽:一生唯一靠體力掙錢的四十天
1996年夏天,黃宇興欣喜地收到了中央美術學院的錄取通知書,但這并沒有緩解他一直以來對自我的懷疑和成長的焦灼。為了擺脫這一困境,他多次前往西藏,意圖臨時換一種生活。在拉薩的日子里,除了畫畫,他甚至還做了一段時間的喇嘛,日常研習佛法,參與修行儀式……這不僅釋放了他身心的焦慮,更重要的是,從此他對于大千世界、宇宙萬物,尤其是對于自我有了新的體認。
2023年6月,隋建國為疫情結束后的成都雙年展創作出整個展覽中最大體量的作品《虛空現形-每一個人都是在場者》備受關注。從《時間的形狀》、《盲人肖像》、《肉身成道》再到今天的《虛空現形》,藝術家為自己規劃了一條逃離知識系統中“雕”與“塑”的技術、概念和價值判斷的路徑。
展覽匯聚了蔡小華、葛震、顧奔馳、廖淵、孟祿丁、瞿倩梅、蘇陽、王綺彪、張泓等擁有不同時代背景、創作路徑、及視覺語言的抽象藝術家的繪畫作品。在上海這座中國抽象藝術重鎮的土壤上,此次群展集中呈現藝術家們抽象之中所迸發的藝術生命力,既是一次對照式感受抽象繪畫多樣性與差異化的契機,同時也觸動我們去理解抽象繪畫的根本所在——它就如青草,不分時代,無分地域,自由自我地生長。
10月25日,中國美術學院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美術學院院長高世名,宣傳部長、美術館館群總館長余旭紅,視覺傳播學院院長姜珺,跨媒體藝術學院副院長閔罕,中國畫學院教師沈臨楓,電影學院副院長付帆出席,對建校九十五周年各項學術活動進行介紹。在10月28日至11月11日期間,中國美術學院將以“到源頭飲水,與偉大同行”為主題舉行包括學術論壇、展覽、音樂會、紀念活動在內的一系列重磅活動。
以“文明互鑒:共創人類文明新形態”為主題的太湖世界文化論壇第七屆年會將于2023年10月26-28日在北京鳳凰中心舉辦。屆時,國家和地區政要、海內外知名人士將發表講話。
2023年10月26日,三里屯太古里燈光節璀璨啟幕。具有國際視野的時尚潮流地標三里屯太古里,多次引進國際化燈光藝術作品引領光影藝術潮流,助力商圈“夜”態加速升維。此次燈光節更令世人矚目,在三里屯太古里的開放式公共空間中,全國范圍內獨家展出由澳大利亞燈光藝術工作室AMIGO&AMIGO創作的世界級燈光藝術作品《電光豎琴ChronoHarp》和《觸光捕樂GLOW》。
2023,注定留下不凡的注腳。在這風云際會的時節,眾望期待的“王式廓藝術扶持計劃暨中國當代青年藝術家提名展”迎來了新一屆的啟幕。
近日,中國藝術家鄒瓊輝在美國紐約榮獲由紐約文化局、林肯藝術中心和美華藝術協會聯合頒發的“亞洲最杰出藝人獎”,旨在表彰鄒瓊輝女士在藝術領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亞洲最杰出藝人獎”最早成立于1981年。同年,紐約林肯藝術中心授予伊麗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榮譽獎;林肯藝術中心提議,由紐約文化局、林肯藝術中心和美華藝術協會三家聯合設立“亞洲最杰出藝人獎”……
蓋亞(Gaia)是希臘神話中大地的神格化。她作為眾神之母,是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創世神。她的出現標志著世界由混沌轉為有序,萬物開始產生。 母親是個體生命的給予者與孕育者。她堅韌、慈愛、奉獻,分娩的陣痛與日常的滋養,承負人類的生存與發展。
2023年10月22日,藝術家韋宗堯最新個展《怒放》在頌藝術中心開幕。同時,頌藝術中心欣然宣布,將在亞洲范圍內全面代理藝術家韋宗堯。本次展覽展出其2006年以來的極具代表性的作品,正如展覽主題“怒放”這一意象所揭示的—— “怒放”既是過程,也是結果,藝術家的抽象繪畫更像是東方的核心理念和西方抽象藝術語言的融合。展覽由策展人段少鋒策劃。
2023年10月22日,藝術家王健展覽《入迷》在頌藝術中心開幕。展覽由著名藝術家、作家、木心美術館館長陳丹青先生擔綱策展人,集中精選了王健近年創作的18幅繪畫作品,他以都市為背景卻刻意遮蔽面孔的女性,筆觸細膩含蓄,布局神秘富有戲劇感,畫中呈現出一種令人入迷的古典主義氣息。
他是LV合作的唯一的韓國藝術家,是韓國“單色繪畫(Dansaekhwa)之父”,由國際著名的白立方、貝浩登等畫廊代理,但對于許多人而言,也許并不了解這位將藝術融入生命的傳奇藝術家——樸棲甫。2023年10月14日,這位韓國現代藝術史上的代表人物與世長辭,享年91歲。回顧他動蕩不安的一生,不禁讓人唏噓。
全球藝術與奢侈品收藏平臺領軍者蘇富比(Sotheby’s)將攜“收藏空間”參展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志慶蘇富比植根亞洲五十周年。
西岸美術館與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陳合作項目將于2023年11月10日推出史上最全面、最大規模的拉烏爾·杜菲(Raoul Dufy)回顧展“快樂的旋律(The Melody of Happiness)”, 該展覽將對拉烏爾·杜菲這位以傳遞生命愉悅著稱、在多個領域取得極高成就的法國藝術大師進行完整回顧。
2023年10月19日下午,大藝博組委會在武漢舉辦官方媒體發布會并正式宣布:由大藝博、武漢大學校友企業家聯誼會、湖北省楚商聯合會共同主辦的 第四屆大學生藝術博覽會(武漢)(簡稱:第四屆武漢大藝博)將于11月3日-11月7日在武漢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秉持推動中國青年創新力量成長及助力武漢城市文化建設的兩大初衷,中國洗滌行業標桿品牌藍月亮成為本屆大藝博的首席贊助商;中國知名投資機構中珈資本成為本屆大藝博的特別贊助商。
日前,“中國畫中宋人香市——沉香主題文物展”在北京金隅龍順成文化創意產業園開展。本次展覽由中國沉香保育委員會、天津沉香藝術博物館主辦,北京市紫微陽光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承辦,北京金隅龍順成文化創意產業園、北京博古衷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協辦。展覽通過對以沉香為代表的宋代香藥貿易路徑、管理制度、使用人群、應用方式、傳播現象的梳理,多角度呈現宋人香市的繁盛狀態,講述香藥貿易對宋代經濟文化的影響。
2023年10月8日,“大日光輝——癸卯平沙畫展”在北京市西城區文津街7號國家圖書館古籍館平034號開幕。展覽由文津閣古美術館、金鳳臺文化咨詢(北京)公司、北京商古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北京且廬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共同舉辦。
2023年9月29日下午2時,在東北第一內陸島——遼陽太子島上,30位(組)來自北京、天津、重慶、湖南長沙、黑龍江哈爾濱及遼寧本土沈陽和遼陽的藝術家(藝術團隊),和戲劇人、音樂唱作人、手工藝制作人等團隊共同為“山海有情”的遼寧大地創作的第一個生長型大地藝術節正式來開帷幕。
龍游天下 水脈傳承。9月26日,“萬千生長·2023龍游水脈藝術節”在浙江龍游縣大南門開幕。來自國內外優秀的藝術家代表以及社會各界人士100余人,以“水脈”的名義,因“藝術”的緣分,齊聚與此,共同參與見證這場令人難忘的藝術鄉建之旅。
四位中外藝術家特展將在蘇州河畔的歷史建筑內舉行,這里將成為靜安區藝術文化生活全新地標!國際頂級藝術中心、全球影像之家Fotografiska,日前宣布將于2023年10月21日,將其業務拓展至亞洲,并選擇上海作為其首站,開設Fotografiska影像藝術中心。此舉標志著Fotografiska在亞洲的第一個藝術中心正式啟用,同時也是其在全球范圍內的第五個影像藝術中心,另外四家影像藝術中心分別位于斯德哥爾摩、塔林、紐約和柏林。
粵ICP備17060710號-1
本網站上的圖片、文字、字體等,若發現侵害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盡快處理,謝謝!聯系方式:22750902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