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2日,佳士得香港2023秋季拍賣圓滿結束,總成交額30億港元,成交金額比率近90%;展現了市場的強勁需求和高度活躍度。此次拍賣誕生了1件億元級別的拍品和54件超過千萬港元的成交拍品,同時,30%拍品成交價超過了高估價;與2022年秋季相比,買家數量增長了近10%。
漢奇藝術空間當代藝術邀請展
黃賓虹與二十世紀中國美術藝術與文獻展
靳尚誼:倫勃朗是我的至愛
周春芽:一生唯一靠體力掙錢的四十天
當地時間4月18日晚,由第60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策展人王小松、姜俊舉辦的 “中國之夜”在意大利威尼斯舉辦,以答謝各屆對展覽的支持。
2024年4月19日,“旅途:亞諾士·法約及布達佩斯工作坊”展在西安美術館隆重開幕。本次展覽由西安美術館、匈牙利駐華大使館、匈牙利中央銀行藝術與文化部 、Reno匈牙利中歐藝術中心聯合主辦,李斯特中心-北京匈牙利文化中心、法約藝術組織、北京千年時間畫廊作為支持單位,西安美術館館長楊超擔任總策劃和藝術總監,錫塔·薩瓦利(Zita Sárvári)、千年時間畫廊張思永擔任策展人……
2024年4月19日15:00,“旅途:亞諾士·法約及布達佩斯工作坊”展將在西安美術館二層3號廳舉行。本次展覽由西安美術館、匈牙利駐華大使館、匈牙利中央銀行藝術與文化部、Reno匈牙利中歐藝術中心主辦,同時得到了李斯特中心-北京匈牙利文化中心、法約藝術組織、北京千年時間畫廊的大力支持。由楊超擔任總策劃和藝術總監,錫塔·薩瓦利和張思永共同策展。
甲辰龍年農歷三月初三上巳節(2024年4月11日),「謙山Three In All」主理人路寬與「千人千面」主理人元熙共同攜手開啟一場關于「古今風尚」之美的探索。
2024年4月13日,“紙述—紙媒介當代藝術展”在鹽城市美術館2號廳隆重開幕。此次展覽由鹽城市美術館和鹽城市書畫院共同主辦,鹽城翰墨丹青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辦,韓春陽擔任展覽總監,陳瑞擔任策展人。共匯集了十一位國內頂尖的當代藝術家,以紙為媒介,創作出一系列富有創意和深度的藝術作品呈現給大家。
2024年4月13日,“文明的榮光——十八世紀巨匠雷杜德藝術展”在雅昌(深圳)藝術中心盛大開幕。此次展覽由南方科技大學人文科學中心主辦,人文中心科學與文明研究中心主任田松教授是國內博物學理論的研究者和博物文化的助推者。據田松教授介紹,本次雷杜德藝術展旨在匯聚國內博物學領域的專家學者,舉辦專題學術研討會議,從全球視角深入探討博物學與博物藝術的創新與發展,進一步推動中西文明的交流與融合。
2024年4月9日,趕山渡海 神獸歸元——邱啟敬“山海經”系列之“南山經”大型公共藝術巡展首站在廣西桂林貓兒山正式拉開帷幕。展覽現場呈現了一件320米的大型地景裝置《燭龍》,同時展出30余件“山海經”系列大型雕塑與裝置作品,營造出十余處上古文化場景。這是邱啟敬大型創作計劃“山海經古地圖”系列巡展開篇“南山經”首站。
2024年4月9日,山花海樹 神獸歸元——邱啟敬“山海經”大型公共藝術巡展首站將于廣西桂林貓兒山正式開幕。展覽將呈現一件在地大型公共藝術裝置創作《燭龍》,同時展出30余件“山海經”系列大型雕塑與裝置作品,整個展覽將巧妙營造十余處上古文化場景。這不僅是一場視覺盛宴,更是一次深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和藝術的難得機會。正值廣西貓兒山高山杜鵑花文化旅游季舉行之際,藝術家邱啟敬還特邀先鋒音樂家宋雨喆先生,結合廣西特有的儺舞文化,在貓兒山“招搖谷”打造一場多維度的主題音樂詩劇。
2024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舉辦發布會,宣布巴塞爾藝術展香港正式開啟,吸引了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頂尖藝術機構共赴這場春日藝術盛事。展會于當天正式開啟VIP日預覽,呈獻了來自40個國家及地區的242間頂尖藝廊,參展藝廊數目相比2023年增加了65間,標志展會全面回復至疫情前規模。其中,來自亞洲、歐洲、北美洲、拉丁美洲、中東及非洲40個國家與地區的藝廊呈獻出最高質量、涵蓋所有藝術分類的精彩佳作。
2024年3月29日,“雨亦奇——李可染寫生七十周年紀念展”在北京畫院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央美術學院、中國國家畫院、李可染藝術基金會、北京畫院共同主辦。作為“二十世紀中國美術大家系列展”的第六十二個展覽項目,以李可染寫生與創作之間的轉換為研究對象,通過展出其早年山水創作、寫生洞見、“李家山水”代表作等,深入探究李可染藝術生涯中從“師古人”、“師造化”到“以我為主、對話自然”的藝術歷程。此次展覽不僅是對李可染藝術成就的一次全面回顧,更是為觀眾提供了一個近距離感受大師藝術魅力的難得機會。
2024年3月23日——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3層B展廳呈現了一場“來美術館跳舞——美術館場域內的身體與編舞”的藝術盛宴。此次展覽旨在探索舞蹈在美術館這一特殊場域中的無限可能性,讓觀眾親身感受舞蹈與藝術的交融之美。20世紀60年代,賈德森舞蹈劇場與視覺藝術家、先鋒藝術家開始將舞蹈從再現生活、詮釋文本的次要地位中解放出來。他們將身體作為表演的核心,使舞蹈從劇場中走出來,打破與觀眾之間的無形之墻。自此,陸續有美術館邀請編舞家入場進行演出創作。
2024年3月20日上午11時,“繪畫的提問——一個世界性的課題”展覽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是中央美院美術館當代藝術批評與策展研究中心成立后的首個展覽,由中央美院美術館主辦,中央美院美術館當代藝術批評與策展研究中心舉辦。展覽由策展人中央美院美術館副館長王春辰教授策展,邀請了陳雷、陳曦、戴增均、吳嘯海、王茜瑤五位藝術家,涵蓋了60、70、90后三代人……
紅磚美術館迎來一場引人注目的藝術盛宴,作為一位長期關注生態問題的藝術家,出生于阿根廷,常駐柏林的托馬斯·薩拉切諾集富有遠見的藝術家與古怪科學家特質于一體,他的大型個展“共生”于2024年3月22日登陸北京紅磚美術館,本次展覽由閆士杰策展,展出薩拉切諾近百件作品,這也是他近年來在亞洲地區最大規模的一次個展。
一個無耳無口、眼神卻如海洋般深邃的小男孩yy,在幾年間忽然風靡全球。從798到今日美術館,從北京到華南、華東的連續大展,再到威尼斯的金獅獎,以及意大利米蘭、都靈、西西里島的多次個展,東西方同時發軔的yy浪潮正在襲來。最初,大家眼中的yy是一副空寂的模樣,無耳意味著不聽,無口意味著不言,仿佛與世界和人群保持距離。而眼神中漸進的藍,似乎隱喻著觀照的智慧,他分明對時空變幻和世道人心有真切的認識,卻從“有”中看到了“無”,從繁復中看到空寂。智者的靈光,是yy在世間的第一印象。
“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推動文化傳承發展”……“文化”成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高頻詞,折射出國家對高質量文化建設的重視。為加速推進文化傳承與創新,作為杭州核心區域,上城區持續推進全域“沒有圍墻的博物館”建設。3月20日,一場跨越千年的“此時當境——敦煌壁畫飛天專題特展暨此時藝術空間開業儀式”在杭州上城區拉開帷幕,甘肅、北京、杭州各地文博和文旅領域的多位領導及專家悉數蒞臨,從幾百個洞窟中精選出來的40多幅精美飛天壁畫一起亮相,盛唐45窟模擬壁畫得以沉浸式呈現,沙漠驛站讓觀眾現場體驗到敦煌文化的獨有魅力。
1940、50年代的中國經歷了翻天覆地的社會變革,中國的社會性質從半殖民半封建地社會過渡到新民主主義社會,進而走向社會主義社會。這一歷史性的轉變不僅重塑了中國的社會結構,也為中國設計領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中國設計,作為中國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重要表征,從形式到內容,也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尤其是新中國成立之后的十年里,中國設計不但為新中國的工業化和現代化作出了重要貢獻,也為中國當代設計探索民族化的設計語言,建立中國設計的文化認同奠定了基礎。
2024年3月16日,“唯吾論——姜綏吾藝術展”在北京798國際藝術交流中心盛大開幕。本次展覽共展出藝術家姜綏吾近年來精心創作的30余幅繪畫佳作,充分展現了他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深厚的創作實力。本次“唯吾論——姜綏吾藝術展”展覽將從2024年3月16日展至2024年4月3日,展覽期間,觀眾將有機會近距離欣賞到姜綏吾的繪畫佳作,感受他獨特的藝術魅力。
瑞士奢華制表品牌HUBLOT宇舶表與國際知名建筑師馬巖松以共同愿景,將藝術創新式轉化為3D互動體驗。通過本次跨界合作,雙方將自然元素與人工設計巧妙融合,旨在創作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前瞻性設計作品。
2024年3月16日,“張文超:隱在一座劇場里經過”展覽在東京畫廊開幕。本次展覽由東京畫廊+BTAP主辦,徐冰擔任學術主持,馮博一策展。作為張文超在北京的首次個展,本次共展出了他近年創作的十件\組影像、交互影像裝置、布面油彩+投影動畫、互動游戲和數字版畫等,以及他最新進行中的太空藝術創作,該作品入選《徐冰藝術衛星創作駐留項目》,將借助徐冰主導的“藝術星鏈計劃”的第一顆衛星“SCA-1號”展開實驗,探索自身藝術創作與宇宙之間邊界關系的認知和可能性。
2024年3月14日上午10點,由國家藝術基金資助的“藝薈中西——海上絲綢之路視角下的19世紀澳門及廣東地區圖像展”(以下簡稱為“藝薈中西”)開幕式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隆重開啟。本次展覽是2023年國家藝術基金項目,,更是一場跨越全國的巡回藝術展覽,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的展覽,為巡回展覽五站中的第一站。展覽由澳門科技大學主辦,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承辦。展出作品以銀川當代美術館收藏的洋風畫,以及澳門科技大學圖書館收藏的澳門及廣東地圖為主……
粵ICP備17060710號-1
本網站上的圖片、文字、字體等,若發現侵害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盡快處理,謝謝!聯系方式:22750902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