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游牧——趙培智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展覽現場 攝影/羅麗娟 2018年10月27日,精神游牧——趙培智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同天舉辦學術研討會。 在學術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學者就:游牧的自由精神表達與地域性的關系;多元文化碰撞的碎片化時代藝術家如何思考;圖像時代油畫的獨特價值等議題展開討論。邵大箴、水天中、張曉凌、張子康、俞曉夫、尚輝、牛宏寶、彭峰、朱其、高天民、丁寧、孫津、王萌等專家學者參加研討會并討論發言。
展覽現場 攝影/羅麗娟 本次“精神的游牧——趙培智作品展”展出了藝術家近期一些重要作品和早期的代表作品。畫展開幕式由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紀連彬主持。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屹,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秘書長徐里,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韓子勇,中國國家畫院院長楊曉陽,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中國油畫學會藝委會委員,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聞立鵬,中國油畫學會藝委會委員,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邵大箴,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水天中,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報》主編張曉凌,中國油畫學會副主席、中國國家畫院油畫院副院長張祖英,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張子康,北京畫院一級美術師閆振鐸,無錫鳳凰畫材集團董事長陳衛宏等嘉賓參加開幕式。
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秘書長徐里先生致辭
中國國家畫院院長楊曉陽先生致辭 另外還有中央美術學院、中央民族大學、清華大學、上海師范大學、上海音樂學院、南京藝術學院、天津美術學院、北京服裝學院、新疆畫院、新疆師范大學等院校的專家教授參加趙培智作品展開幕式。 參加今天開幕式的還有著名藝術家:丁一林、李延洲、秦文清、鄧平祥、駱根興、王少倫、孫建平、張立柱、段建偉、李昌菊、孫震生、張俊明、孫浩、陳樹東、馬琳、陳思源、苗鳳池、范曉楠、李學峰、段遠文、張延昭、常磊、陳明華、宛少軍、宋學智、劉文杰、張新權、張文惠、黃禮攸、李傳真、李海林、張歡、李江峰、董雷、常欣、邱雷、周靜。 網易、騰訊、中國美術報、藝術中國、中國藝術網、藝訊網、雅昌藝術網等全國數十家媒體也參加了開幕式。
中國油畫學會副主席、中國國家畫院油畫院副院長張祖英先生致辭 開幕式結束后,現場嘉賓參觀了趙培智的作品。 藝術家趙培智現場和大家分享、交流了他的創作脈絡和思想內里。可以說,趙培智的藝術探索離不開社會各界的幫助和支持,其創作本身和社會產生關聯,也具有關照現實社會文化的力量。 畫展將從10月26日至11月4日結束,普通觀眾也將從畫展中受到啟發,從另一個角度去透視、觀察和思考我們熟悉的事物。
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韓子勇先生致辭
藝術家趙培智先生致辭 展覽信息: 主辦單位:中國國家畫院 中國油畫學會。協辦單位:中國國家畫院油畫院 鳳凰藝都美術館。承辦單位:江蘇鳳凰藝都發展有限公司 趙培智藝術簡介: 趙培智1971年10月生于新疆,1995年畢業于新疆師范大學美術學院。2004年,在法國國立巴黎高等美術學院進修。現為中國國家畫院創作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員、國家一級美術師。青年畫院藝委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曾任新疆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碩士生導師、新疆油畫學會副主席。
中國油畫學會藝委會委員,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邵大箴先生致辭 部分學者的評論:(以下無排序) 水天中(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趙培智的色彩與其筆觸運用,大塊面結構和他所表現的新疆的人物,配合得非常好,形成了一種具有個性色彩的整體韻律。過去有些畫家已經表現出了相應的形式效果,他們所描繪的新疆題材作品各臻其美,像司徒喬氣勢的奔放、黃胄寓涵勁健的流麗。而趙培智在作畫的過程中呈現出一種凝練的沉厚,一種分量感。它既是文化歷史的沉淀,也應該說是他自身性情的表露。 張子康(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對于趙培智的藝術,我們從他逐漸形成的繪畫語言和表達中窺探藝術家和作品之間的關系。藝術家因不同的知識、經歷和成長背景而表現出對現實不同的反應。新疆,實際上已變為情感的寄托,塔吉克形象成為藝術家表達思想的載體,也是藝術探索的承載體。所以趙培智采用的更加樸素、簡潔的手法,揭示出畫家思想本質的真實。這種真實將人們的關注點引向思想的深處,引起人們的共鳴——那是跨越地域,忽略藝術流派和繪畫語言的,關于人們思想的內省,從個性表達中呈現出一種人類共通的共性理解。 任傳文(中國油畫學會理事):畫家無論是從生活的哪個角度出發進爾能轉向畫面轉向表述視覺之中的心靈之境那他一定就是一個好畫家,培智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從西域的眾生相里走來,完成了從藝術語言的發掘到精神指向的表現這樣一個過程,他在西域的面相里發現了筆痕,發現了轉譯與表現的手段,同時也發現了與這些手感上的視覺上的東西相吻合的個人心性的特質,還需要什么呢,一個好的畫家的品質和能量培智己經具備齊了。繪畫和音樂雕塑建筑舞蹈戲劇等人類的藝術一樣,藝術家要做的不外乎就是發現內容與形式并將其順滑結合的問題,關鍵最終還是要從人的感觀世界出發走向人的精神世界的表現,這也許才是藝術存在于人類世界的價值與功用所在,如今,當眾多的人們還在為那些語言層面的所謂寫實和寫意抽象與表現討論個喋喋不休的時候,培智已經駕著自己裝得滿滿油彩的繪畫之車開足馬力甩開眾人獨自前往遠方去了,細看過培智的畫,我是有理由深信培智正在他獨自前行的路上邊走邊唱沒事偷著樂呢。 尚輝(《美術》雜志社長):趙培智對人物塑形進行簡約化管理的趨勢。的確,在《塞下曲——紫秋陽》之后,那些眾多塔吉克群體人物的處理,幾乎都被概括為幾大面、幾大色塊,現場色調的條件光色被逐漸濾除,群體人物的前后關系被冷暖色相、黑白色度所替代。畫家著迷于究竟是哪些冷暖色相的比對更具有塔吉克民族服飾的特征、更具有畫面表達的色彩意味。這里,離物象原有的色彩關系很遠,而離色彩之間美妙而和諧的關系卻很近。而且,在《塞上曲——昨夜風》《塞上曲——長日歌》《春眠》《勞動的人》和《沉默的男人》等畫作中,畫家已開始從暖灰色系的早期色彩運用而跨越到相對明亮、相對多變的暖色系、冷色系的調性探索,從而使他的畫面也逐漸明快起來,盡管他一直以灰褐色作為畫面的基色并以此追求穩健、厚實、質樸的色彩高貴感。尤其是近年創作的三五個人組成的局部化的小型畫作,更凸顯了其在簡約形象之中以整體性色塊而呈現的筆觸表現張力。像《母與子》《暖春》《黃昏》《醉歌》《聞秋聲》《節日里的人》《望春圖》和《沉默的大多數之三》《沉默的大多數之六》等作品,已把人物之間的局部組合與畫面四邊有機地構成一個平面結構整體,深褐與暖灰構成了畫面色彩的兩極,其中夾雜的磚紅、果綠、灰藍等已形成畫家相對固定的色彩搭配體系,而畫作撥動人心的除了這些簡約的形、微妙的色,還有就是他始終如一的剛健有力的大筆刷筆觸,這些筆觸顯然更具控制力、更具玄妙的筆韻。 楊參軍(中國美協油畫藝委會副主任、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教授):培智的油畫作品常給觀者強烈的視覺震撼。原因有三:其一是他畫的尺寸,他常作大畫,這些3米以上的幅面在展覽會中總讓人過目難忘。其二,這些以新疆人為主題的群像總是充滿著整幅畫面,除了畫面上方空靈的背景,畫面人物動態在結構色彩和筆觸的翻卷中產生強烈的節奏感,表現出他繪畫語言本身的張力。其三,基于對新疆人形象的深刻體味,他能在用大刷子的信筆涂抹中刻畫出新疆漢子面部特有的生動而細微的變化,呈現出他高度概括的能力和寫意的畫風。 代大權(清華美術學院教授):“真”永遠排在“善”和“美”之前是有道理的。許多人不習慣這樣的裸露,實際上是不習慣直面真實,從自然人到社會人的蛻變,付出最多、最痛的就是“真”,老趙一點點撿拾回來,減去了什么、增加了什么,他心里一直有數。我還喜歡老趙能迅速掠過外形特征的誘惑去挖掘表現對象的內在人性,無論什么地域或哪些族群,能繁衍不息的一定占有人性上的至高點,最感人的也正是這至高點,穿越過文化、語言、形貌、服飾,甚至古今中外而成為人類共有的精神財富。我不知道西方的油畫和東方的油畫有沒有心無芥蒂握手言歡的那天,中國人被白馬非馬的名實之辯折騰得太久,甚至以為外國人也在想這些糟心事。讀老趙的畫你會發現,無論中外,好的畫家都不太在意這種事,而只在意表現的深刻,只在意人性的真切,只在意自己的畫是否可讀、耐讀。關鍵還是畫家的深淺決定了畫作的時空,沒有內心深處的親愛,筆下就不可能有感人至深的形象;沒有對人性深刻的揣摩,畫就不可能長命百歲。 郭北平(中國國家畫院油畫院副院長、西安美術學院副院長):看趙培智筆下的塔什庫爾干,觀者都能體驗到一種心靈的觸動,這種觸動來源于他筆下的形象,其中包括了人物造型的提煉、畫面結構的經營和色彩筆觸的控制等等。尤其得益于他對世俗生活的深入思考和理解,浪漫平實的趣味中略帶幾分沉重,原本的風情油畫在他的筆下轉化成了人性的嘆息。比起那些無限放大范疇的“點子藝術”,比起那些要依賴哲學解讀的“猜猜看”,培智的畫當屬于有傳統根系的藝術探索,他是在約定俗成的視覺經驗里開拓空間,尋找適合自己的表達方式,也是戴著鐐銬的舞蹈。培智的畫是寫實的,卻沒有與照片爭功的痕跡,更沒有取悅世俗的美圖秀秀。培智的畫是新鮮的,但沒有故作驚人的噱頭和斧痕,這得益于他強大的寫實基本功和對底線的堅守,也得益于他對繪畫形式語言的深刻理解。 趙培智部分作品欣賞:
《白夜》150-300cm 丙烯油彩 2018年
《沉默的大多數之六》100-100cm2018年丙烯、油彩
《沉默的大多數之三》100-80cm 2017年
《沉默的大多數之五》100-80cm 2017年
《沉默的人》110-140cm2017年,丙烯油彩
《礦工》50-65cm2011年油彩
《勞動的人》150-300cm 丙烯油彩 2018年
《面孔18》30-30cm 2017年
《面孔23》30-30cm 2017年
《母與子》80-丙烯、油彩80cm 2014年
《塔布塔爾的女人》150-150cm 丙烯油彩 2018年
《朋友》100-100cm丙烯油彩 2014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