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彩萬鈞——陸沉的水墨藝術在中國美術館開幕來自三晉大地的老藝術家陸沉教授的首次中國美術館個展即將開幕。陸沉先生今年80歲,精神矍鑠,進入佳境,創作不止,變法不已。1964年四川美院畢業分配到山西輕工業師范學院(現太原理工大學藝術學院)工作,自此扎根在三晉大地上,一邊教學,培養的學生遍及山西和全國,一邊矢志于繪畫創作,取得了豐厚的成就。陸沉在近二十年來探索其獨特的“構形山水”創作,在墨彩繪畫的境界中奮筆疾書,其藝術滋養既源自傳統,又受惠于現代色彩體系,以現代色彩融入水墨繪畫,形成獨特而鮮明的語言風格,享譽畫界。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致辭 本次展覽由著名策展人、中央美院王春辰教授策劃,為籌備展覽,三赴山西選看作品,與畫家深入交流,參觀當地風物,觀摩思考陸沉先生與山西的美術史淵源及關聯。史載山西是中國美術史上荊浩書寫著名的畫論《筆法記》的地方,而綿延橫亙南北的太行山成為北宗山水的象征,它既聯系著古今,同時又是當代綿綿不絕的創作靈感的源泉。陸沉先生生活在這片神奇的大地五十多年,如其名一般,深潛于美術史的經絡里,與歷史相伴,汲取了獨特的人文氣息,發揮著自己的沉著執著厚實的韌勁,獲得了心靈慰藉的藝術境界。
策展人王春辰致辭 “墨彩萬鈞”指向陸沉先生的創作實質:墨彩是陸沉一生著力探索追求的繪畫語言體系,他最早在四川美院學習染織美術,受惠于中國現代色彩學開路人李有行教授,此后陸沉在教學與創作中不斷探索水墨繪畫的色彩特征,特別是重視“墨彩”的內在關系,他有機地將墨為五彩與彩溶于墨相結合,積極探索現代的水墨色彩表現。墨彩萬鈞其意不僅指向陸沉先生在色彩表現力上下功夫,也是強調了他的作品的意境的追求,大筆落墨,勢如破竹,在構形山水的探索上也是靈動的線條充滿了動感,體現著當代的審美體驗,也是創新水墨繪畫的表現力所致。墨彩萬鈞既是陸沉的繪畫特點,也是他的藝術目標,既是現代繪畫審美的訴求,也是當代藝術的共同指向。
藝術家陸沉致辭 陸沉先生第一次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展,展出作品40余幅,作品展示了他的近20年變法之作,可供學術界、藝術界多角度認識、研究陸沉先生的繪畫藝術。這也是我們需要從歷史、人文及社會的維度去書寫我們這個時代的藝術故事的事業。
嘉賓合影 展覽時間:2018年9月6日-9月16日 地點:中國美術館6號廳,北京 主辦:山西省委宣傳部、山西省文聯、山西省政府參事室(文史館)、太原理工大學、山西省美術家協會 承辦:太原美術館、山西省當代工筆畫研究院 協辦:山西省中國畫學會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陸沉作品《天地四方》276x138cm 2008年
陸沉作品《甘泉》 180x97cm 2013年
陸沉作品《島之語》 180x97cm 2009年
陸沉作品《晉水之源》138×69cm 2017年
陸沉作品《家園系列(之二)》69×138cm 2016年
陸沉作品《家園系列(之三)》69×138cm 2016年
陸沉作品 家園系列(之四-《秋高圖》)69×138cm 2016
陸沉作品 家園系列(之五-《甘泉》)69×138cm 2016
藝術家陸沉 關于陸沉 筆名:陸沉、九山山,1938年12月生,四川合江人,漢族。1964年于四川美院畢業分配到山西輕校(后改輕院、紡校)即現在的太原理工大學美院任教至今。曾任美術科主任11年,2001年赴中央美院進修理論一年。2003年1月在山西省博物館舉辦《墨彩空間——陸沉教授水墨重彩畫陳列》。中國美協等多種國家級協會會員、山西理事,省美術研究會常務理事,省水彩畫學會副會長,理工大學教授。早年受“東方色彩大師”李有行及其體系深刻影響,熱愛中國畫優秀傳統,尤重寫生創新,40余年不間斷,足跡遍天涯。年近七旬登朱穆朗瑪峰,拜謁圣境……一次次體驗心靈的顫動,一步步感觸藝術的圣潔、純粹。用傳統筆墨法、色彩歸納法和變異寫生法入畫。作品以風格新異,多變統一,氣勢動人為其特征。范迪安評其為“在運思和動筆兩端都下功夫……能畫大畫的畫家”。殷雙喜、余丁提贈其為“一個東西南北人”。參加過中國美協主辦的全國性美展七次,曾獲獎。有《陸沉國畫集》、《色彩技法與創作》、《中國優秀美術家叢書》(陸賢能專集)、《當代國畫名家·陸賢能》等書出版面世。中國美術館,人民大會堂,毛主席紀念堂,山西省政府,省人大,省圖書館,省博物館,晉劇院,晉祠國賓館,太原站等處藏其山水、奇松、古梅或壁畫巨作多幅。 |

















